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

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

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

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

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

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

席不暇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

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

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

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

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

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

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

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

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

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

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

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

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北山的文士与另一位诗人成鹫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张北山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以及对程朱理学的深入理解,游历四方,探访名山大川。他的思想和行为,如同他所追求的理学一样,既严谨又富有哲思。

诗中提到的“席不暇煖突不黔”,形象地描绘了张北山在访学途中匆忙赶路,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火炉也来不及烧热的情景,体现了他求知若渴、勤奋不息的精神。而“延伫二樵神跃跃”则暗示了张北山在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内心激动不已,渴望深入交流。

成鹫在诗中表达了对张北山的敬仰之情,不仅称赞了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还通过“诗中许我”这样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诗中也巧妙地融入了对张北山生活细节的描写,如“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张北山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张北山形象的刻画,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学问、崇尚自然、重视友情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中的学术交流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圆老师主席庆云

三年不飞飞冲天,搅混世界旋乾坤。

三年不鸣鸣惊人,狮子丧胆狐窜奔。

老师本具菩萨心,无边刹土随现身。

撑住门庭春又春,刍卢掩室修正因。

宝华王座生埃尘,幺么领出诸波旬。

野干据室天地昏,藏身北斗甘隐沦。

龙蛇掩蛰云雷屯,久默斯要屈复信。

黑风吹散魔家民,慧日天光重发新。

百川赴海星拱辰,高踞大雄持庆云。

打开宝藏皆家珍,四凡十圣归陶甄。

钱贯井索左右陈,罩篱木杓上下根。

一时煅炼成精金,洪炉跃出光鳞鳞。

大通白发老声闻,举手加额珠江滨。

愿师法量如海垠,愿师道眼如月轮。

包荒云水无主宾,辨别龙蛇谁假真。

八十不须更行脚,直向毗卢顶?行。

形式: 古风

寿丁宪使刘太夫人

巍乎高哉,中条之山多列仙。

佳气南与星峰连,豸袍彩服来翩翩。

潘舆到处萱花妍,三郡一州咸管弦。

康衢鼓腹歌遐年,跻堂介寿初月圆。

火树银灯辉玳筵,麻姑劝酒相周旋。

瑶池远致青鸾笺,开缄墨沈流霞鲜。

玉书金简文昭宣,大哉坤德静以专。

康哉母寿贞且坚,青松翠柏相后先。

履霜傲雪凌苍烟,两间一气无偏全。

春花秋实瓜瓞绵,九天雨露如醴泉。

群仙共醉和风前,乐莫乐兮玄又玄。

见者闻者皆垂涎,山中猿鹤诚颛颛。

圣凡悬隔殊天渊,长歌翘首崧台边。

随风飞出朱明天,愿母寿,亿千千。

方瞳绿髓神炯然,伫看冠雀衔三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答连山李礼山明府见寄

美人为政心如水,百尺澄潭清彻底。

洪纤灵蠢总包荒,游泳潜沦胥托体。

阳春有脚不留行,大道为公无彼此。

邃初槃瓠长儿孙,伏莽负嵎均赤子。

自从单父静鸣弦,猺獠苗蛮争侧耳。

八排六峒风气开,昔时顽梗今廉耻。

罢琴隐几看青山,宦情摄入诗情里。

目送蜚鸿远兴生,一路吟诗赴郡城。

秋风过我松寮下,话别林间片月明。

重来有约理归棹,公事曾迂几日程。

挂帆夜渡珠江浦,海潮有信风无情。

我时西望发长啸,几欲寄书迟雁征。

腊尽冰消春水长,烟雨濛濛荡双桨。

何来远札款荆扉,拂袖清风快幽赏。

开缄三复一沉吟,劳君千里虚提奖。

自笑不如鲁仲连,坐看东海成桑田。

天下车书归正统,借地开池种白莲。

自笑不如夷与叔,普天何地非周粟。

北俱卢洲长粳米,饱食无瞋亦无欲。

自笑不如缠涧民,怀沙未是解空人。

一片蒲团趺两膝,寂莫东风过耳轮。

置书怀袖中,奚啻什袭珍。

索居非所惜,古处通精神。

山中莫问松年纪,惟问桃花几度春。

形式: 古风

题张北山太极行乐之图

游遍东西南朔,究竟关闽濂洛。

淹贯典坟丘索,镕铸精华糟粕。

驱役风云电雹,成就文章著作。

静似澄潭碧落,动若枢机橐籥。

清比朱霞白鹤,高等泰山乔岳。

悟到先天天不言,坐断湖山山一角。

手持一卷太极图,默与濂溪添注脚。

五行一,阴阳也,诚无为,机善恶。

阴阳一,太极也,入一门,闭六凿。

太极本无极,也领真如归寂莫。

用之则行舍则藏,此是北山真行乐。

遥寻竺土契参同,直溯横渠绍家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