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鉴五绝(其四)

无极世缘如嚼蜡,人言当住夜摩天。

此郎久学无生忍,此事吾知否不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世间无常如同嚼蜡,人们谈论的是超越尘世的高处。
这个人长久研习无生之忍,这件事我是否了解,还不得而知。

注释

无极:无限、无穷。
世缘:世间因缘、尘世关系。
嚼蜡:形容事物无味或毫无意义。
夜摩天:佛教术语,指超越世俗的极高境界。
此郎:此人、这位男士。
久学:长期学习。
无生忍:佛教中的无生法忍,指对生死无所畏惧的最高智慧。
吾知否:我不知道。
不然:不是这样,表示疑问或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鉴五绝(其四)》。诗中,诗人以"无极世缘如嚼蜡"表达对世间纷扰和人情世故的厌倦,比喻人生在世的虚幻和无味,如同咀嚼蜡一般毫无滋味。"人言当住夜摩天"则暗示了世俗观念中追求高位或超脱的意象,但诗人认为这种追求犹如攀登难以企及的夜空,显得不切实际。

"此郎久学无生忍","此郎"是对对方的称呼,可能指的是佛鉴,"无生忍"是指佛教中的无生法忍,即超越生死的境界,这里表达了对佛鉴修行的赞赏,认为他长期修习佛法,已达超脱生死的境地。

最后两句"此事吾知否不然",诗人以疑问语气表达对佛鉴是否真的达到了无生忍的怀疑,也可能是对自我认知的反思,暗示了对于超凡境界的理解并非易事,即使是修行者也可能有所疑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疑问,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佛学修行的审视,体现了宋代理性与禅意交融的特色。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其四)

金玉谁人咏德音,太平无象属人心。

日高初散露门讲,天上五云宫殿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其三)

缵服忧勤未有言,诸儒经术侍彤轩。

九畴咸叙今天锡,三画何人昔梦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其二)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溯龙门鬣未乾。

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其一)

白发归联侍从荣,未应江海叹飘零。

禽鱼不与钧天观,想见群龙舞洞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