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逢故人刘炜光道致酒鹄奔亭作

贵池昔分袂,端江复倾盖。

屈指十六秋,华发惊老大。

云霄邈功名,荆榛森患害。

众人皆欲戮,出门即有碍。

咄哉不复道,致酒强高会。

苍梧帝魂寂,鹄化遗亭在。

翠葆撄玉簪,金鳞跃罗带。

风澄岚霭散,棹击天影碎。

往古悉已空,来今竟何待。

劳形百年间,投足万里内。

秋水正瀰漫,醉胆逐澎湃。

一丝携六鳌,猛掷沧溟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在端州遇到老友刘炜光时所作,名为《端州逢故人刘炜光道致酒鹄奔亭作》。诗中描绘了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百态的感慨。

首句“贵池昔分袂,端江复倾盖”,回忆起过去分别的情景,如今在端江再次相逢,情感深厚。接下来“屈指十六秋,华发惊老大”表达了岁月匆匆,转眼间已过十六年,两人都已白发苍苍,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云霄邈功名,荆榛森患害”一句,诗人借以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的深刻理解。“众人皆欲戮,出门即有碍”则反映了社会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咄哉不复道,致酒强高会”表明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面对诸多困扰,仍选择以酒会友,寻求心灵的慰藉。“苍梧帝魂寂,鹄化遗亭在”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翠葆撄玉簪,金鳞跃罗带”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美好。“风澄岚霭散,棹击天影碎”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

“往古悉已空,来今竟何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思考。“劳形百年间,投足万里内”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

最后,“秋水正瀰漫,醉胆逐澎湃”描绘了秋水浩渺的景象,以及诗人因与老友相聚而产生的激动心情。“一丝携六鳌,猛掷沧溟外”则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和冒险精神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人生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将归三首(其一)

春田岂不美,春园亦可佳。

田水流决决,园禽语喈喈。

荷笠复携锄,动作颇自谐。

邻叟三五辈,击壤欢无涯。

禄仕四十年,志运良已乖。

许国既无补,陷阱几沈埋。

皇恩湛昭洗,印绶蒙优差。

内循齿发衰,愧彼英俊偕。

休焉保其终,飞章乞残骸。

将归乐复乐,清风扫孤怀。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将归三首(其二)

结庐谢山下,门荒萝径深。

寂无车马迹,而有猿鸟音。

高峰落日尽,远壑归云沉。

死生一吾趣,长啸亡头簪。

勇往复此乐,俛仰安可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将归三首(其三)

垂老度庾岭,西江守端州。

逾年忝禄食,归思忽惊秋。

结庐丹湖边,种朮果屡收。

挂冠已不早,玄花随两眸。

休休保残龄,击壤歌皇猷。

有儿集吏选,馀事复何求。

回首天地恩,瞑目终难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上蓝晋禅师

泐潭月公晦,其禅妙诸方。

传之晋伯明,独步入豫章。

一登上蓝座,日月迥辉光。

问法瞻丈室,方广不可量。

人人得甘露,灌顶心清凉。

又通世俗书,落笔皆文章。

众鸟难悉名,卓然唯凤凰。

羽仪下云霄,五色在山冈。

先帝昔临御,京城开宝坊。

明诏求法才,众老争低昂。

惟师不妄念,安之如太行。

乃知北远师,驾幸不下床。

所传信匪讹,千载两相望。

篁竹架清风,乔松裛寒霜。

回心剃须发,永愿陪翱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