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张观察枉顾沙亭村舍之作用韵

东海北海海之滨,文王不作归谁亲。

太公渔钓奸西伯,美女奇物称三人。

吁嗟文武师若此,何如墨胎二子仁。

不才佯狂居南渎,食薇颜色能如春。

东方每笑首阳拙,曾参亦讥黔娄贫。

持蔬槁死宁不可,有母白发方九旬。

使君轩车忽相访,鸡鸣犬吠惊乡邻。

亥唐菜羹亦未设,荷蓧黍饭乃自珍。

踰垣闭户岂中道,礼尚往来吾当循。

威凤有德贵能下,神龙之性期终驯。

使君吐哺向白屋,刍荛之智图咨询。

庭前秋水漱白石,屋后乔松矗苍旻。

物物可以代忠告,岂必有言书诸绅。

驺忌鼓琴托讽谏,斲轮喻道偏如神。

知公相契在默识,忘怀自此日以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奉答张观察枉顾沙亭村舍之作用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道德、礼仪以及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东海北海海之滨,文王不作归谁亲”借用《诗经》中的“东门之墠,茹藘在阪”之意,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贤者的追思与敬仰。

接着,“太公渔钓奸西伯,美女奇物称三人”引用姜太公钓鱼遇周文王的故事,以及美女投靠西伯侯的典故,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与价值,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身才能与际遇的反思。

“吁嗟文武师若此,何如墨胎二子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王与武王的赞美,同时将自己与墨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墨子及其弟子)进行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

“不才佯狂居南渎,食薇颜色能如春”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通过“食薇”这一典故,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面貌。

“东方每笑首阳拙,曾参亦讥黔娄贫”引用了古代关于隐士与儒家学者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坚守。

“使君轩车忽相访,鸡鸣犬吠惊乡邻”描述了友人来访的情景,通过“轩车”、“鸡鸣犬吠”等细节,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使君吐哺向白屋,刍荛之智图咨询”表明友人来访的目的不仅仅是探访,更是为了寻求智慧与建议,体现了双方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

最后,“驺忌鼓琴托讽谏,斲轮喻道偏如神”通过引用邹忌鼓琴讽谏齐王、匠人斲轮喻道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深刻的道理,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洞察与理解。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对友情、道德、礼仪以及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自蒲涧至廉泉洞寻郑仙鹤舒台作

七月廿四廿三日,广人倾都东门出。

菖蒲涧中漱寒泉,共寻郑公炼丹室。

传闻此日鹤舒翼,安期上仙就仙职。

秦皇苍苍向烟雾,东使少君求不得。

玉舄何年留阜亭,蒲花紫茸含秋馨。

越人祈子每双乳,高禖此地惟仙灵。

水帘半遮大岩口,松柏数株老猿守。

锦幡争答白花男,珍果竞怀红粉妇。

仙人拇迹履纷纷,触破苔痕生白云。

生儿我欲生高士,似我迷花不事君。

形式: 古风

黄山五松歌

松兮松兮龙之宗,龙不为龙乃为松。

松作女萝缠一石,石为松困难成峰。

倒生下垂几千仞,松头生在青芙蓉。

龙渴下饮髯拂水,一者横卧当石淙。

一者破石石腹裂,石为之母胞胎重。

石无窍穴松久孕,横枝千载乃穿胸。

松胶石漆日坚固,松身长大石无缝。

石兮乃有松为子,石生石养无土壅。

龙性从来不见石,石即泥土恣所冲。

人间但见松变怪,岂知是龙不可踪。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题西子祠

苧萝村中祠西子,苍梧城外祠绿珠。

湔裙一派美施水,得似双角井泉无。

子胥鸱夷浮江水,夷光乃亦浮五湖。

亡吴之罪亦足蔽,与诛妲己皆良图。

可惜吴亡不自死,下同紫玉在黄垆。

夫差得尔一相殉,魂魄至今娱姑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细月歌

有天将军名太白,尝配明月逐月魄。

小儿不识是长庚,唤作细月笑宾客。

青莲小时月不识,白玉之盘向空掷。

谓瑶台镜亦不然,镜岂有轮大十尺。

太白之星诚易知,穿入月中苦蛮夷。

太白高兮中国利,金星但愿出毋卑。

汝今夜夜拜太白,朝朝启明起莫迟。

启明多拜得聪慧,长庚更与命长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