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梅横石涧,庾岭树还同。
名更因诗重,心常与月通。
期君坚老节,愧我作颓翁。
此去天风便,吹归馆阁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友情和节操的珍视之情。
"有梅横石涧,庾岭树还同。" 这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幽静的山谷间,一枝梅花轻柔地倚靠在古老的石上,而远处的庾岭之巅,树木依旧郁郁葱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情怀。
"名更因诗重,心常与月通。"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文学理想和精神追求。诗人自诩其诗名重,是因为其作品传颂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心常与月通”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特别是夜晚明净的月亮之间的心灵交流,这种交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自由。
"期君坚老节,愧我作颓翁。"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朋友坚守节操的期许,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不能像朋友一样坚守节操的自责之情。这里的“老节”指的是长久不变的品德,而“颓翁”则是形容自己可能已经变得软弱和堕落。
"此去天风便,吹归馆阁中。"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意境。在诗人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界的风也变得温柔而适宜,这正是他回归到书房和故乡的一种象征,也许是在暗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于友情、节操和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不详
梅花山下送先生,持节西江衣锦荣。
国步正巇须砥柱,边尘方涨待澄清。
来时野草知春暖,去路山禽语日晴。
不怕风寒今满地,摩挲浯石记勋名。
饮啄天之分,吾何泣远涂。
落身近南粤,结梦屡西湖。
雇仆知乡谊,依僧免屋租。
新栽窗外竹,明月照同癯。
山椒谁立石,人说有龙居。
此地终招隐,何年定结庐。
云封秋嶂老,瀑倒夕林虚。
不似膺门峻,为谋恐未疏。
城中有高树,与我相为邻。
薄味生古道,静坐疏今人。
渊明酷爱菊,张翰勤思莼。
莼菊我何有,一杯天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