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行

古樟轮囷异枯柏,植根江岸无水石。

风霜盘亘不计年,枝干扶疏讵论尺。

望中转柁愁易过,道旁掉臂真可惜。

其下萧瑟枫林青,其侧参差茅宇白。

十年跃马桑乾东,双松诘曲慈仁宫。

紫鸽翔舞避偃蹇,苍龙蜒蜿回虚空。

今来荒野忽有此,数亩阴雪争天风。

当时万幕驻金甲,大树飒沓开神功。

勿言将压烦榱栋,傲睨高原川谷重。

寒翠宁因晚岁雕,孤撑不畏狂澜送。

地近军城耀水犀,天开阿阁巢云凤。

自古全生贵不材,樟乎匠石忧终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樟树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龚鼎孳所作,通过对一棵古樟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诗中的樟树形象生动,它不同于普通的枯柏,扎根于江岸,历经风霜而不倒,枝干繁茂,不计尺寸。樟树的存在,不仅为过往的船只提供了指引,也为路过的行人带来了惋惜之情。四周的环境与之相映成趣,枫林青翠,茅屋白墙,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诗人回忆起十年前在桑乾河东策马驰骋的情景,那时的双松在慈仁宫前挺立,紫鸽飞翔,苍龙蜿蜒,皆是自然界的奇观。而如今,这片荒野中突然出现了这棵古樟树,它的存在仿佛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数亩之地被阴雪覆盖,与天风相呼应。

诗中提到,这棵樟树曾是万军驻扎时的庇护之所,大树的飒沓之声仿佛是神功的展现。樟树虽未被选为梁柱,却以傲然的姿态俯瞰着高原与山谷,其翠绿的枝叶即使在晚年也不凋零,孤树支撑着不畏惧狂澜的送别。

最后,诗人感慨于樟树的生存状态,认为它虽不被世人重视,但其坚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存在价值,正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樟树的形象,象征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提醒人们珍惜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263)

龚鼎孳(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 字:孝升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634年

相关古诗词

飞来峡

浈水沿江曲,双崖浪欲吞。

石欹崩峡口,云涌荡天门。

地截蛟龙断,山埋日月昏。

楼船飞渡后,惘惘失空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狱

社稷关元老,忧天语信狂。

九重容折槛,万死待浮湘。

鹿马人犹眩,龙蛇道已荒。

贾生年少哭,终是岁岩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吴郎南征赋别

一剑朱云得,今看出匣锋。

饭难忘巨鹿,人不异卢龙。

国士知弓治,家声薄鼎钟。

击奸兼破贼,吾欲卷书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感事和王子云韵

江潭摇落自行歌,威凤惊闻有罻罗。

三黜风雷天意定,百年环玦主恩多。

贾生岂爱投荒去,张禹终如折槛何。

去国未收忧国泪,苍生十载望岩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