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马矶山

怪石嵯峨似马头,矶声嘶铁响清秋。

莓苔深锁疑毛长,雾雨长蒸若汗流。

金勒午抛芳草径,玉鞭春落绿杨沟。

曾驱西北风尘警,归卧沧沙玉岛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沙马矶山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石的形态、声音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

首句“怪石嵯峨似马头”,以“怪石”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奇特形状,仿佛是骏马的头部,引人遐想。接着,“矶声嘶铁响清秋”一句,通过“矶声”与“铁响”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秋天山间岩石碰撞时的声音,如同铁器的撞击,清脆而有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壮丽的氛围。

“莓苔深锁疑毛长,雾雨长蒸若汗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石表面覆盖着青苔,仿佛长出了毛发,而雾气和雨水的滋润,使得山石表面湿润,犹如汗流,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命力。

“金勒午抛芳草径,玉鞭春落绿杨沟”则通过“金勒”和“玉鞭”的比喻,描绘了山间小径在阳光下的金光闪烁,以及春天时节,绿杨沟中玉鞭般的景色,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美丽变化。

最后,“曾驱西北风尘警,归卧沧沙玉岛洲”两句,通过“风尘警”和“玉岛洲”的描述,展现了山石曾经作为守护者的角色,保护着这片土地免受风尘侵扰,如今则归于宁静,成为一片美丽的岛屿,象征着山石从活跃到平静的转变,寓意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沙马矶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生命轮回的思考,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6)

卓肇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院即景六咏

小筑衙斋傍水隈,鸣蛙阁阁恼人来。

了无远近分双部,岂有官私噪几回。

蝌蚪生前疑事幻,蟾蜍月下闹声哀。

世间如许不平事,群沸纷纷莫漫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西屿塔灯

撑空一塔夜灯青,西屿峰头照杳冥。

欲使贾帆归淼淼,不同渔火散星星。

水中百怪惊光燄,岛上三更认影形。

几费经营怀小谢,莫教风雨任飘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勘灾(其一)

大澳澎湖一十三,海山断续海东南。

墙堆老古石犹白,菜煮糊涂粥亦蓝。

牛粪烧残炊榾柮,鱼粮乏绝摸螺蚶。

剧怜人与鲛人似,可惜冰丝不育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咏物二十四首

一片轻浮水面匀,双睛炯炯朗如银。

非同比目难分舍,犹剩鹣鹣一对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