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退之蓝田丞厅记所谓雁鹜者相承以为吏每切不然往往人未之信偶读吴子宽诗有雁鹜庭空之语因作此云

退之作文自天巧,读者未免加人私。

纸尾连衔行雁鹜,同僚翻作刻木期。

句读中分肯趣短,一辈抱睨何多为。

自唐及今袭讹舛,文公有神应点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韩愈的文章自然巧妙,读者难免会带入个人情感。
文章结尾模仿大雁和鸭子的行迹,同事们甚至将其当作刻板的模式来期待。
句子划分和理解趣味被过分简化,这一代人对此有何作为呢?
从唐朝至今,错误沿袭不断,如果文公在世,定会对此摇头苦笑。

注释

退之:指韩愈,字退之。
自天巧:自然巧妙。
未免:不免。
人私:个人情感。
纸尾:文章结尾。
连衔:模仿。
行雁鹜:大雁和鸭子的行迹。
刻木期:刻板的模式。
句读:句子划分。
肯趣短:过分简化趣味。
一辈:这一代人。
抱睨:看待,此处指有所偏见。
袭讹舛:沿袭错误。
文公:指韩愈。
点嗤:摇头苦笑。

鉴赏

这首宋诗是徐侨对韩愈(字退之)文章风格的评价。他认为韩愈的文章犹如天工独运,自然巧妙,但读者在欣赏时难免会带入个人喜好。诗人以“纸尾连衔行雁鹜”形容韩愈文章流畅连贯,如同大雁和野鸭在空中飞翔,意指其文思敏捷,行文如流水。然而,他批评当时的同僚们过分模仿,甚至将其作品刻板化,失去了韩愈文章的灵动与趣味。

徐侨指出,韩愈文章的句读节奏中蕴含的独特韵味,却被一些人忽视或误解,他们对此持有轻视态度。他感慨自唐朝以来,韩愈的文章风格被误传和偏离,如果文公(指韩愈)泉下有知,恐怕会对此摇头苦笑。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韩愈文章的高度赞扬和对后人误解的批评,体现了徐侨对文学传统的理解和尊重。

收录诗词(85)

徐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滕丞洎冲天观先以诗来次韵谢之

我本山林人,出处无意固。

君亦如山泉,随地为流注。

方其居山时,文豹隐冥雾。

又如出岫云,散漫欻无据。

忆昨我与君,相逢同一处。

时时湖光亭,襟抱一披露。

君横膝上琴,我踵户外屦。

梅花落园春,辞君一朝去。

诗筒遽寥寥,粤从浙濡渡。

雁去燕复来,不得一字附。

抚怀兴长嗟,恍然此散聚。

何期老鹤臞,短翮忽舒布。

九皋耸孤唳,群仙翕清誉。

高寒玉峰巅,为尔肯一驻。

杭严两西湖,未必置爱恶。

瞥从子陵台,来踏苏公路。

山友而水宾,风晓而烟暮。

行止初何心,同是一真趣。

愿于人海中,更觅山中句。

形式: 古风

樵夫行

晨征已输行者早,纷来敛避樵夫道。

樵夫辛苦刈樵归,昏莫结束更起炊。

夜半出门星月暗,崎岖露草寒濡衣。

入市博得升合粮,归来分与妻儿尝。

依前剥剥上山去,不住朝朝莫莫忙。

樵夫樵夫休懊恼,世路艰难勤亦好。

蝗虫四起米价高,怜汝饥劳我未饱。

我苦闲愁雪满颠,烹葵煮藜过年年。

夜枕攲倾半眠醒,或起浩叹窥星天。

逢人说事只忧国,长哀无告穷已极。

天下奸弊纷如麻,虎狼搏攫殚麋麚。

愁眠忍饿不敢出,羸瘠膏髓堪推挝。

冤气干天天垂灾,连年禾稼同枯荄。

斯人每恨不速死,樵夫纵苦未及此。

安得人仁公且刚,一扫虿螫完民疮。

感动和气时覆斗,樵夫饱食我醉酒。

待与樵夫齐高歌,昔谈王道今如何。

形式: 古风

燕兮歌

燕兮燕兮,颉颃于飞。

语呢喃兮声哲支,居慕贤兮身缁衣。

高明依栖兮王谢侪其主,去来有节兮春秋兮其旅。

良时赓歌兮对尔吟哦,清燕论文兮聆尔话语。

燕兮燕兮其禽乎,其禽之嘉宾欤。

形式: 古风

和徐敬伯知县别喻伯经韵

深院杨花闲暇,小亭林影清微。

忙里不知客去,病中无柰春归。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