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雪夜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腊月之前梅花还未绽放,冬至之后酒酿香气开始飘溢。
翻开书卷随意浏览几页,窗外风雨交加已到深夜。
闭门静卧确实轻松简单,轻声吟诗仿佛生活自在。
偶尔添些湿柴以取暖,住在山中这样的日子有何不妥?

注释

腊前:指冬季腊月之前。
梅蕊:梅花的花蕊。
斜横:盛开或绽放。
至后:冬至之后。
醅香:酒酿的香气。
试满觥:尝试斟满酒杯品尝。
过眼:匆匆浏览。
文书:书籍。
开数叶:翻开几页。
打窗:敲打窗户。
风雨:风雨天气。
三更:深夜。
闭门:关门。
高卧:高枕而卧。
直差易:非常容易。
拥鼻:用手捂住鼻子。
微吟:低声吟唱。
何似生:犹如生活在世。
湿薪:湿木柴。
热弄:取暖。
住山:住在山中。
不多争:没有什么可争辩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场景,诗人通过对梅花、酒香、书籍和风雨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孤独生活的情怀。

"腊前梅蕊未斜横"中的"腊"指的是冬至后的一段时间,而"梅蕊未斜横"则显示了梅花尚未完全开放,它们在寒冷中静待着,似乎在等待时机绽放。这里的意象既表达了季节感,也隐喻了一种内心的纯洁和坚守。

至于"醅香试满觥",则是诗人享受酒香的一幕,"醅"可能指的是一種发酵的米酒,而"试满觥"则意味着诗人细细品尝这酒香,感受到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瞬间。

接下来的"过眼文书开数叶"和"打窗风雨又三更",展示了诗人在闭塞的空间里翻阅书籍,同时外面则是狂风暴雨的夜晚。这里强烈地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对比,以及他对知识和文学的渴望。

"闭门高卧直差易"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而"拥鼻微吟何似生"则是一种享受孤独生活,自得其乐的情形。这里"拥鼻"是指用手捂住鼻子,深深地呼吸着书卷或梅花的清香,或许还有酒香。

最后的两句"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则显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喜悦。即使是在寒冷的环境中,即使只是偶尔地取一些潮湿的柴火来取暖,也能感受到生命中的美好,而这种与世俗隔绝的生活,是诗人所追求的,不愿意去争夺世间纷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他对于简单、内在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冬前雪珠夜下早闻远山皆白

夜深真可覆三毡,地僻何因致八绵。

五岭盛传非昔日,一寒如此怪今年。

固知渊客难藏宝,倒卷珠池立散天。

日下有丹能变白,青山休恨早华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城

少策经营饱,多方处置闲。

樵谈消一日,野坐看千山。

白鹭远飞去,微云时复还。

展开新乐地,攻破旧愁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归去来围南邻刘家菜圃近许辟路相通

假道趋南浦,排墙度小沟。

仙人中谪李,邻里外依刘。

良友经时集,清贫觉我优。

槟榔初不设,佳茗或相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归自南华诗

众绿扬新楚,初晴中薄寒。

行山无阔步,陟巘有遐观。

蕨紫拳犹小,松黄粉渐乾。

无嫌一马瘦,径度两重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