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对文忠公崇绮的挽诗。诗中充满了对崇绮高尚人格和坚定民族气节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天地正气扶人纲”,开篇即点明崇绮所承载的正直与正义精神,如同天地间正气一般,支撑着人间的道德准则。接着“振载河岳成元黄”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崇绮的影响力如同塑造了新的天地,展现出其深远的影响。
“金流火燥不能铄”一句,以金石之坚比喻崇绮的意志不可动摇,即使面对如火如荼的困难与挑战,也毫不动摇。紧接着“谁欤见者文天祥”一句,将崇绮与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其忠诚与勇气。
“皇路清夷四隩奠”描绘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而“笔抵日月森光芒”则赞扬崇绮的文章如同日月般明亮,照亮了历史的长河。然而,“不幸生为国难死”一句,揭示了崇绮生逢乱世,最终为国捐躯的命运,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同情与哀悼。
“文忠养此称浩然”赞扬崇绮培养出的浩然正气,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能坚守大义,忘记个人安危。“大伦系命身家忘”、“辟邪距诐法邹峄”、“攘夷秉笔师春王”等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崇绮在政治、道德、文化等方面的表现,以及他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与贡献。
“庚子秋边大入寇,宫车暮出殊仓皇”描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紧张局势,以及朝廷的慌乱状态,反衬出崇绮在国难当头时的冷静与果敢。“守官无人念奔问,中兴遗老今颓唐”则表达了对当时官员失职、国家衰败的感慨。
“手无寸铁志不辱,遂以一死羞封疆”是对崇绮在国破家亡之际,选择以死明志,捍卫国家尊严的英勇行为的高度评价。“磅礴丹青照万古,根据道义光旂常”赞扬崇绮的精神如同丹青一般,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最后,“忝颜乃有长乐老,杀士媚敌真无良”表达了对那些在国难之时,却选择投敌卖国者的谴责与鄙视,强调崇绮的高尚品质与忠诚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深情地缅怀了文忠公崇绮的卓越功绩与高尚品德,展现了诗人对崇卿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