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下山来十四年,区区笑我走尘寰。
只应后夜经声寂,明月清风自往还。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僧,十四年未曾下山,其清修之志如同不变的笑容,超然于尘世之外。夜深人静,只有寺院钟声偶尔响起,寂静中带有一丝肃穆。明月悬空,清风徐来,这份宁静祥和似乎也在向僧人的心境致敬。此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僧人与世俗生活的距离,以及他那超然物外的心灵状态。
不详
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谥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传》传于世。存词8首
短衣自猎南山虎,正好渔樵不乱群。
妄以宿嫌诛醉尉,令人翻恨李将军。
惠远过溪应送陆,玉川入寺不逢曦。
夕阳半岭鸦栖树,拄杖寻山步步迟。
四山环绕翠岧峣,想见凌晨雪未消。
八万四千修月手,不知何处琢琼瑶。
妄意长如凤管寒,君恩不学缕衣宽。
汉家公主歌黄鹄,犹有琵琶马上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