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老归宜兴

遗金在道吾亦攫,入朝争名战自恶。

胡为徒手长安归,骨瘦脰长如野鹤。

君不见饥䲭低飞啄腐鼠,饱鸣人屋人射女。

又不见鹤飞入层云,赤晴炅炅窥天文。

腹则饥,眼独饱,下栖旧林觉林小。

征西庙前是旧林,凤凰巢高喧百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玘所作的《送吴老归宜兴》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描绘吴老归乡的情景,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官场斗争的批判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遗金在道吾亦攫”,形象地写出了官场中人对权力和财富的争夺,暗示了吴老可能在官场中有所失落。接下来,“入朝争名战自恶”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及其带来的内心痛苦。

“胡为徒手长安归”表达了对吴老空手而归的疑惑,暗示他并未在官场上获得预期的财富或地位。“骨瘦脰长如野鹤”运用比喻,描绘出吴老疲惫不堪、形销骨立的形象,流露出对其命运的同情。

后几句通过对比,将吴老与饥饿的乌鸦、飞翔的鹤进行对照,寓意吴老虽然身在困境,但眼界开阔,对天文等知识有所追求。然而,即使知识丰富,生活却依然困苦,甚至觉得过去的居所(旧林)变得狭小。最后两句提到的“征西庙前是旧林,凤凰巢高喧百禽”,以征西庙象征权势之地,而吴老的归宿则如同凤凰巢般被众多凡鸟环绕,暗指他在官场中的孤独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既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讽刺,也寄寓了对吴老归隐生活的深深同情和理解。

收录诗词(240)

罗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侍郎往边

大旗飐军军吏集,赤日射甲甲流汁。

将军纛载胭脂马,此马遇胡惯先入。

马刍军糗高于山,千乘万乘居庸关。

三军久饱思一战,万弩先射奚契丹。

自奚内附比臣仆,缯裹酋头篽束足。

犬羊饱饫思噬人,反甘蒙古作心腹。

吁嗟天厌蒙古奚,自投軿釜同沸糜。

蒙古实愚鬼,奚今配行尸。华容公来尔得知?

公手可天雨,公心妙神施。

战者自战炊者炊,偃月势变更鱼丽。

云梯作之巧于倕,有穴可扫庭可犁。

吁嗟蒙古奚,诸戎戒前痴,公归行勒平胡碑。

形式: 古风

题曾光表山水图

我恨不如江头人,茅屋四壁旁无邻。

茅穿雨漏岁一缚,松叶为盖沙为茵。

大儿五更催解缆,去时冥冥天尚暗。

老妻走出呼小儿,大儿小儿下幽磡。

小儿髻如椎,年可十七八。

捩然汲水胜过獭,平生见鱼偏好杀。

穿于龙国恒探珠,若遇鲛人敢笞挞。

轻风飘飘日卓午,鱼卖江村晒鱼罟。

偃然一笑载酒归,人谓此实鱼之虎。

横江中心翻白波,小儿船尾发棹歌。

白头老翁喜奈何,我有嘉客新相过。

十年不见鬓较皤,矢口论事如悬河。

《黄庭》一卷读已多,老妻肘翁云靡他。

翁呼濯釜烧稿苇,我见船归置樽簋。

岂无大鱼大如豕。

君不见良工画翁画客画山亦画水,意在江心两儿子。

形式: 古风

送何邦彦佥江西宪初识面数日告行

已成新相知,忽作新别离。

始知别离蚤,更觉相知迟。

程孔暂倾盖,不在多言辞。

高枝有鸣鸟,如进我酒卮。

酒尽子当去,依稀各天涯。

豫章古水国,其下蟠妖螭。

请出匣中剑,一一剸刲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周草庭任云南佥事

春草满庭芳,玩之生意长。

草莱被满野,不剪禾黍伤。

我愿草庭子,生意怕满腔。

乃持剪伐具,去我天一方。

我闻彼绝徼,蒺藜罗中央。

亦有螟与蛭,虺蛇杂蜣螂。

种种积丑恶,而于草中藏。

剪与不剪欤,我行课其场。

大哉天地仁,敛物用繁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