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台湾(其四)

瓯脱中朝本不存,可怜浩劫满乾坤。

苍生蹂躏伤盈野,红女伶仃禁闭门。

真宰诉天应掩泣,哀魂动地尚呼冤。

黄金不共辽东赎,枢部分明近寡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台湾在历史长河中的悲惨境遇。诗人张秉铨通过“瓯脱中朝本不存”开篇,巧妙地将台湾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置于历史的空白之中,暗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却长期处于被遗忘和忽视的状态。

“可怜浩劫满乾坤”,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台湾遭受战争灾难的深切同情。接下来,“苍生蹂躏伤盈野,红女伶仃禁闭门”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无论是男丁还是妇女,都饱受战火的摧残,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真宰诉天应掩泣,哀魂动地尚呼冤”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悲痛上升到天地间,仿佛连上天也为之动容,为人间的苦难而哭泣。同时,也暗含了对不公命运的强烈控诉,哀魂在地下仍不断呼唤着公正与和平。

最后,“黄金不共辽东赎,枢部分明近寡恩”表达了诗人对于台湾问题的深刻思考。这里的“黄金”可能象征着财富或权力,而“辽东赎”则暗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解决。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局处理台湾问题态度的质疑,认为其行动不够果断,甚至带有某种程度的冷漠或不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台湾历史和现实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清代社会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责任相结合,传递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统一的渴望。

收录诗词(7)

张秉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苏澳从军诗(其一)

海滨寻废垒,幕府驻征辕。

徵将趋风至,分营偃月屯。

冑披生虮虱,笳动啸狙猿。

此地犹愁绝,前驱那可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苏澳从军诗(其二)

无路荒山峻,参天古木高。

修蛇临涧跃,怪鸟绕营号。

瘴毒蒸丰草,炊烟爇湿蒿。

不须言战事,士气已萧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苏澳从军诗(其三)

死边为烈士,搏兔乃戕狮。

末将能相殉,忠魂可并祠。

捐躯难瞑目,裹革尚存尸。

后劲多观望,阴风撼大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苏澳从军诗(其四)

古无人迹到,艰苦趣军行。

深入多疑伏,前驱半死生。

雨淫天助虐,日久帅休兵。

慎选防关将,何劳战鼓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