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望鹅湖

天入鹅湖山对开,陆朱曾此筑居台。

台存人去不复返,古木高藤生绿苔。

不可异同求往迹,祇缘闻见转迷猜。

惭予独抱遗经叹,梦里犹疑得鹿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翁万达的《铅山望鹅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首句“天入鹅湖山对开”,以壮阔的景象起笔,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辽远而神秘的世界。鹅湖山作为背景,既烘托出一种自然的雄伟,也暗示着历史的深远。

接着,“陆朱曾此筑居台”一句,点出了鹅湖山曾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地点,陆朱(可能指陆九渊和朱熹两位理学大家)在此留下过足迹。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让读者对鹅湖山有了更深的文化联想。

“台存人去不复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古木与高藤生长的绿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抹苍凉与静谧。这种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对比,引发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不可异同求往迹,祇缘闻见转迷猜”两句,道出了探寻历史真相的困难。历史的痕迹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得模糊,人们只能通过有限的资料和传闻来推测过去,却难以得到确切的答案。这种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与困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哲学思考。

最后,“惭予独抱遗经叹,梦里犹疑得鹿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经典知识的敬仰和对自身知识局限的自省。在梦中,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智慧与真理的时代,但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仍需不断探索和学习。这种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对自我认知的谦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学术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鹅湖山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自然、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87)

翁万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严寺同碧洋

石桥直寺开斜阳,山僧迎客流清商。

苍崖翠壁茑萝没,琼草瑶芝云雾香。

胜地琪林欣共赏,春风花鸟近相忘。

丹筇赤舄随所适,昏黑犹寻甘露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马退山望邕州次静峰韵

初夏来登千仞峰,身同飞鸟思无穷。

五花墩树归江上,百雉城楼表粤中。

古戍岚烟浮近郭,夕阳萧鼓动悲风。

望仙山下草空绿,不是仙人纡玉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入邕州次静峰韵

南郡观风去复来,山城水郭亦悠哉。

乌云故与旌旗狎,堂署兼无簿岭堆。

奎聚辉煌依斗极,时来谈笑定风雷。

居人漫拟棠阴地,相戒他年莫伐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萧关得家君平安报三首(其一)

忽听家君有报书,时方少息红纱渠。

把缄初启神不戢,惊心藉此欣何如。

念予弟妹能共事,愿托晨昏宽倚闾。

展彩殷勤忆严训,王程且复驱我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