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马退山望邕州次静峰韵

初夏来登千仞峰,身同飞鸟思无穷。

五花墩树归江上,百雉城楼表粤中。

古戍岚烟浮近郭,夕阳萧鼓动悲风。

望仙山下草空绿,不是仙人纡玉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登临千仞峰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思绪。首联“初夏来登千仞峰,身同飞鸟思无穷”,以“初夏”点明季节,以“千仞峰”展现山之高峻,诗人仿佛化身为翱翔的飞鸟,思绪无限延伸,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广阔。

颔联“五花墩树归江上,百雉城楼表粤中”,通过“五花墩树”与“百雉城楼”的描绘,展现了山下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风貌,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思念。其中,“五花墩树”可能是指五彩斑斓的树木,而“百雉城楼”则形象地描绘了粤中(今广东)城市的雄伟壮观。

颈联“古戍岚烟浮近郭,夕阳萧鼓动悲风”,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氛围。古戍边防的烽火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夕阳西下,萧瑟的鼓声与悲凉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望仙山下草空绿,不是仙人纡玉葱”,以“望仙山”为背景,描绘了一片绿草如茵的景象,但“不是仙人纡玉葱”一句,似乎在暗示诗人并未找到心中的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流露出一丝失落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壮美山河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7)

翁万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入邕州次静峰韵

南郡观风去复来,山城水郭亦悠哉。

乌云故与旌旗狎,堂署兼无簿岭堆。

奎聚辉煌依斗极,时来谈笑定风雷。

居人漫拟棠阴地,相戒他年莫伐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萧关得家君平安报三首(其一)

忽听家君有报书,时方少息红纱渠。

把缄初启神不戢,惊心藉此欣何如。

念予弟妹能共事,愿托晨昏宽倚闾。

展彩殷勤忆严训,王程且复驱我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萧关得家君平安报三首(其二)

清平昨奉平安报,环水遥逢华筵开。

七十年踰古稀颂,八千春荷大钧培。

远游岂为黄金贵,极目欣传青鸟来。

拜舞阶前悬寸念,凭高欲上望乡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萧关得家君平安报三首(其三)

南国梅花开不迟,白云迢递海之湄。

登门应有神仙客,行路能歌麟趾诗。

衣豸陶然承荐锡,种槐频看长新枝。

从来平格应多福,不是洪濛有所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