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八首(其八)

水近雷塘缓缓流,绿杨风软不知秋。

教人无赖是扬州。

画舫载来歌舞梦,玉箫吹破古今愁。

旧时明月照迷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八)》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扬州城中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怀旧之情。

首句“水近雷塘缓缓流”,以流水的缓慢流动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长的氛围。雷塘,此处可能借指扬州的一处景致或历史遗迹,通过水流的动态与环境的静谧形成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接着,“绿杨风软不知秋”一句,将视线转向了绿柳轻拂的场景。绿杨的柔软与秋风的轻抚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隐含了时光的温柔与流转。这里的“不知秋”并非实指,而是诗人借以表达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教人无赖是扬州”则直接点明了主题,扬州作为古代繁华之地,其独特的魅力让人难以抗拒。这里的“无赖”并非贬义,而是强调了扬州给人带来的深深吸引与留恋,仿佛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情感牵绊。

接下来的两句“画舫载来歌舞梦,玉箫吹破古今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画舫上的歌舞如同梦境一般,短暂而美好,但终归是虚幻的。而玉箫声中吹出的则是跨越时空的愁绪,既有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变迁的无奈。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忧思。

最后,“旧时明月照迷楼”一句,以明月为线索,将思绪拉回到往昔的扬州,那座迷楼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神秘而迷人。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扬州独特魅力的一种永恒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扬州城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深眷恋与感慨,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十八首(其九)

风蹴飞花上绣茵,柳丝无力绊残春。

今年时节去年人。

蝉锦暗销双枕泪,雁弦愁锁一筝尘。

不思前事亦伤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

九陌轻尘散钿车,五更残梦怯悲笳。

西风吹我落天涯。

象筦乌丝题影事,酒旗歌板送年华。

夕阳红到马缨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一)

帘轴花阴晚日趖,纤纤蹙损远山螺。

个人归计太腾挪。

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

无情无绪奈春何。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二)

藕叶风多四面吹,素馨香重两鬟垂。

簟纹如水漾罘罳。

道是日长偏易晚,不曾午睡又难支。

可能消受夜凉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