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禁体

南风导前北风续,仁气潜随杀机伏。

初疑惨淡八表昏,忽变光明大千足。

上天之载德如毛,帝力不知封比屋。

垢污过眼俱衣被,枯朽何心亦膏沐。

调治竹君折节下,表显梅兄受命独。

于至严凝见温厚,有大包容分类族。

是空非空色非色,在坑满坑谷满谷。

铺张元化有许奇,收敛神功又何速。

欲搜好句极形容,回首千章成浅俗。

夜深兽红妓打围,雪消雪落何用知。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风引导着北风接续,仁爱的气息暗中伴随着杀机潜藏。
起初怀疑世界昏暗无光,忽然变得明亮,万物复苏。
上天的恩德如毛发众多,帝王的力量并未将每户人家都封赏。
污垢和困苦如同衣服般覆盖,即使枯朽也无心拒绝恩泽。
竹子谦逊地接受调教,梅花独自承受使命。
在最严酷中展现出温暖,有宽广胸怀区分万物。
看似空无实则充满,看似无色却色彩斑斓。
大自然的变化如此奇妙,神力收束又迅速无比。
试图寻找绝妙的诗句描绘,回头却发现千篇一律。
深夜兽鸣妓女欢聚,雪的消融与降落又有何区别?

注释

导:引导。
仁气:仁爱的气息。
惨淡:昏暗。
光明:明亮。
比屋:每家每户。
膏沐:滋润、恩惠。
折节:谦逊。
受命:承受使命。
温厚:温暖深厚。
元化:自然变化。
浅俗:平庸。
兽红妓:夜间动物的叫声和妓女的聚会。
雪消雪落:雪的融化和降落。

鉴赏

这首诗以"雪禁体"的形式,展现了诗人陈杰对自然气象和道德伦理的独特感悟。首联以"南风导前北风续"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四季更替中的阴阳交替,暗示着仁与杀之间的微妙平衡。接着,诗人通过"初疑惨淡八表昏,忽变光明大千足",描绘了由阴暗到明亮的转变,象征着困境中希望的涌现。

"上天之载德如毛",表达出天道的博爱与无私,"帝力不知封比屋"则揭示了皇权的宏大与无形。诗人以"垢污过眼俱衣被,枯朽何心亦膏沐",寓意即使在污浊之中,也有仁德润泽万物,连枯朽也能得到生机。

"调治竹君折节下,表显梅兄受命独",借竹的坚韧和梅的傲骨,赞美了君子的品性。"于至严凝见温厚,有大包容分类族",进一步强调了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万物的美德。

最后,诗人感叹"是空非空色非色,在坑满坑谷满谷",揭示出事物的复杂性和生命的多样。"铺张元化有许奇,收敛神功又何速",赞美造物主的神奇与变化无常。然而,尽管试图用诗句形容,却发现"回首千章成浅俗",表达了对语言表达局限性的自省。

结尾处,"夜深兽红妓打围,雪消雪落何用知",以奇特的意象收束,留下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哲理深厚,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陈杰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御风行送武夷道人谢叠山

武夷山中有伏龙,鬣捲云雨深重重,化为白须一老翁。

疾雷破山六丁取,置卫铜镮森守虎,云是健将雨下土。

老翁一笑百不能,山中所读皆仙经,吾亦泠然御风行。

洪崖道上逢老友,手举无何指翁口,翁已辟谷安事酒。

青牛紫气关河咫,大鹏风斯九万里,回首蓬莱浅清水。

形式: 古风

琴窗夜雪

寒更洞书幌,几上明素弦。

满意宇宙曙,霏霏正漫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登岳阳楼

扁舟小系画栏西,万里清光一拄颐。

湖面欲包天外去,峤鬟疑割海中来。

高空自泻轩皇乐,元气长涵老杜诗。

庆历残碑重回首,此生何限退忧时。

形式: 七言律诗

答李道士

老子废吟恐妨道,道人学诗如学仙。

探藏不惜藏诸密,试换黄庭内景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