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从作两河客,别离经半年。
却来峰顶宿,知废甄南禅。
馀雾沈斜月,孤灯照落泉。
何当闲事尽,相伴老溪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自然景物中的独自徜徉与内心的宁静。"从作两河客,别离经半年"表明诗人是一位游历于两条大河之间的旅人,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亲朋好友了,这种远行带给人的是孤独和对归属的渴望。
"却来峰顶宿,知废甄南禅"则说明诗人在高山之巅过夜,意外地发现了一处被遗忘的寺庙——甄南禅。这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的发现,也象征着精神上的避世和宁静。
"馀雾沈斜月,孤灯照落泉"是对夜晚景色的描写。迷雾笼罩之下,月亮变得朦胧,而独自点燃的一盏灯光则映照在流水之上。这两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何当闲事尽,相伴老溪边"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无常的超脱,以及对未来某个时刻能在溪边安然过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放下,更是对精神生活的一种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自由和永恒的追求。
不详
水石致身闲自得,平云竹阁少炎蒸。
斋床几减供禽食,禅径寒通照像灯。
觅句当秋山落叶,临书近腊砚生冰。
行登总到诸山寺,坐听蝉声满四棱。
转刺名山郡,连年别省曹。
分题得客少,著价买书高。
晚柳蝉和角,寒城烛照涛。
鄱溪卧疾久,未获后乘骚。
多病十年无旧识,沧州乱后只逢君。
已知罢秩辞泷水,相劝移家近岳云。
泗上旅帆侵叠浪,雪中归路踏荒坟。
若为此别终期老,书札何因寄北军。
见说北京寻祖后,瓶盂自挈绕穷边。
相逢竹坞晦暝夜,一别苕溪多少年。
远洞省穿湖底过,断崖曾向壁中禅。
青城不得师同住,坐想沧江忆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