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洞霄(其二)

胎仙舞处叠琴心,坛月高时闻佩音。

九锁山扉元不闭,对闲诗句为谁吟。

长生可学凡成圣,陈迹休令后视今。

欲饵流膏种松子,参天会见一千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仙子起舞的地方回荡着琴声,坛月高悬时能听到佩环的声音。
九重锁住的山门其实并未关闭,对着这宁静的景色,为谁吟诵诗句呢。
长寿是可以学习的,平凡之人也能成为圣贤,过去的遗迹不必再让我们回首当今。
想要尝试服用灵药,种植松子,期待有一天能长到参天大树,高达千寻。

注释

胎仙:神话中的仙子,此处可能指仙灵或想象中的美好形象。
叠琴心:琴声悠扬,仿佛心中有重重叠叠的情感。
坛月:指祭祀或修行时的月光,象征神秘和神圣。
佩音:佩戴的饰品如玉佩发出的声音,可能象征着仪式感或静谧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闻九成初入洞霄宫的场景和心境。首句“胎仙舞处叠琴心”暗示了仙灵出没的神秘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琴瑟和鸣,对仙道的向往。次句“坛月高时闻佩音”进一步渲染了月夜静谧中传来的仙人佩饰之声,增添了超凡的意象。

“九锁山扉元不闭”表达了洞霄宫门户洞开,仿佛欢迎有缘人的到来,隐含着诗人对自由无碍的追求。接下来,“对闲诗句为谁吟”则透露出诗人即使身处仙界,也仍有诗兴勃发,期待与知音共赏佳句的情怀。

“长生可学凡成圣”表达出诗人对于长生不老、超凡入圣境界的渴望,而“陈迹休令后视今”则告诫自己不要沉溺于过往,要活在当下,积极向前看。

最后两句“欲饵流膏种松子,参天会见一千寻”寓意着诗人希望通过修炼,如同松子般吸收天地精华,最终达到与天地同寿的高度。整首诗通过描绘洞霄宫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对仙道理想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4)

闻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入洞霄(其一)

拟借寒泉洗此心,幽亭曾屡谒清音。

会须枕石伴龙睡,不尔吹箫学凤吟。

蛰地金丹闻往昔,插天琳宇盛当今。

灵芝仙草宁无分,为我山中试访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杨先高题漱玉轩

二龙触斗一不支,化为怪石檐之垂。

神泉内溢石齿迸,漱激犹作琼瑶飞。

琴高赤鳝或在迩,借我一跨邀安期。

远来相就盥灵液,六腑共浥清凉滋。

玉泉细度玉楼去,不碍丹元中守威。

黄金堤边审依护,视之则微听则希。

俯窥溟渤正澄澹,海若仰望朱灵旗。

彼妄人子誇饮玉,死诳愚妇何所稽。

何如随我饮此水,辨玉别石俱忘机。

真忘乃是大奇事,身可如木心可灰。

形式: 古风

洞霄山隐斋

馀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苍龙。

斋居无尘山四合,仙人宴坐空翠中。

夜扪北斗罡气接,晨吸东日精光通。

醉凌高风驾白鹤,笑视黄庭驱玉童。

人间自有赤松子,方外或友洪崖公。

丹泉吹阴晓雾碧,野果变色秋山红。

献酬且尽琉璃钟,谈笑便是蓬莱宫。

肯如金粟衰病翁,散花丈室谈虚空。

形式: 古风

洞霄纪游

从来此山中,不记几游历。

每缘困杯酌,未暇赋篇什。

屡恐为山羞,欲吟嗟思涩。

今晨始杖屦,醒眼看泉石。

草木呈幽姿,烟云舒秀色。

扪萝扣栖真,束燎穿大涤。

神工跨石梁,天巧镂岩壁。

仙人不可逢,灵箬无从得。

回观翠蛟舞,俯视云根屹。

何如出山去,飞腾霈甘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