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偶成

堕甑谁能顾,虚舟进所如。

无涯身世事,有味圣贤书。

发短犹禁栉,园荒可废锄。

莱衣幸无恙,何必问其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破碎的瓦罐又有谁会去理会,就像空船随意漂浮不知去向。
人生的无尽琐事和沧桑,唯有圣贤之书能带来深思与乐趣。
头发稀疏还担心梳头,荒芜的园子也不妨闲置不用。
幸好粗布衣裳尚且完好,又何必去追问其他烦心事呢。

注释

甑:古代炊具,类似今天的蒸锅。
虚舟:空船,比喻无所依附的心境。
身世事:指个人的经历和世事变迁。
圣贤书:指儒家经典或有智慧的书籍。
栉:梳子。
莱衣:粗布衣服,代指简朴生活。
恙:病痛,这里指困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坐在家中,心境超脱世俗之忧,专注于圣贤之书的意境。"堕甑谁能顾"表达的是对于琐碎家务事务已经无暇顾及;"虚舟进所如"则是借用船只航行比喻心灵向往高远之处的自由。

"无涯身世事"强调了诗人对于俗世纷争的超然态度,而"有味圣贤书"则显示出诗人对古圣先贤著作的浓厚兴趣和深刻理解。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与深邃学问。

接下来的"发短犹禁栉,园荒可废锄"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头发虽已花白,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志趣,而不去理会外界的喧嚣与毁谤。园中荒芜,也许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隐喻,表明诗人对于现实的淡然与超脱之情。

"莱衣幸无恙,何必问其馀"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平和与满足。他穿着粗布衣衫,感到十分幸福,不再去关注那些世俗的追求和评价。诗句中流露出的淡定自如,与世无争,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一种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展现了古代文人超越物欲、专注于学问与修养的高贵品格。

收录诗词(21)

孙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钱叔仪使君之南安

使君心事玉无瑕,游戏功名发未华。

要省文书翻贝叶,故从江岭访梅花。

春风早趁人千里,胜日相思天一涯。

唤取名郎著兰省,不须留及两年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乾道乙酉鬻田训子有作

颜回犹自给糜饘,苏子初无二顷田。

知慕圣师瞠若后,岂令恭嫂倨如前。

笔耕得利宁分地,学禄中居总藉天。

卜相既云隳祖业,请令同力奋双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偕同人登虞山乾元宫

尘嚣咫尺愧山林,胜日追凉得共临。

千里江湖堪送目,一轩松竹更论心。

清风便自生秋意,小酌何妨到夕阴。

归路蝉声满溪谷,为君倚盖一微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丁未孟秋夜月明如中秋因思范公守南阳赏月及坡公赤壁之游皆七月望也作短歌记之

先生赤壁舟中赋,老子百花洲上歌。

古人不负此明月,今我当如此月何。

连宵风雨暑欲尽,碧玉万里谁新磨。

冰盘无声出海底,荡漾六合生金波。

早秋便得许奇绝,探借八月清光多。

天公赐我美无价,樽酒不设羞嫦娥。

人生看月几时足,百年寒暑如飞梭。

两公却与月长在,声名万古流江河。

梦生羽翼不可逐,想象风景空吟哦。

洞箫长笛亦何有,拂衣起舞聊婆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