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其三)送翁五峰游江陵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

离音。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沾襟。四弦夜语,问杨琼、往事到寒砧。争似湖山岁晚,静梅香底同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注释

卷:一本作“卷舒”。
断:一本作“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亲友离别的不舍和秋天萧瑟景色的描绘。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 这几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感和时间感,秋云如同离别之人远去,而心中的思索与计算又似乎无法穷尽。

“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 这里通过对古代长城、军营的描写,表达了边塞的萧瑟和孤寂,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情。

“愁侵。” 一个字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哀伤,是整首词中情感的高潮。

“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 这里用历史上的故事来比喻,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业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怀旧的情绪。

“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 这几句中,通过对美酒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愁绪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离音。” 再次强调了离别之苦。

“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 这里西风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是情感的触发者,让人产生深深的秋思。

“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 江水、鸿雁和天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辽阔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沾襟。” 诗末以此两个字结束,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是对情感的总结,表现了诗人的愁绪和哀伤之深。

“四弦夜语,问杨琼、往事到寒砧。” 这几句通过对古代乐器的提及,以及对往事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争似湖山岁晚,静梅香底同斟。” 词意深沉,通过对湖山之美与静寂梅花香气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寿秋壑

记琼林宴起,软红路、几西风。

想汉影千年,荆江万顷,槎信长通。金狨。

锦鞯赐马,又霜横、汉节枣仍红。

细柳春阴喜色,四郊秋事年丰。从容。

岁晚玉关,长不闭、静边鸿。

访武昌旧垒,山川相缪,日费诗筒。兰宫。

系书翠羽,带天香、飞下玉芙蓉。

明月瑶笙奏彻,倚楼黄鹤声中。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四)重泊垂虹

酹清杯问水,惯曾见、几逢迎。

自越棹轻飞,秋莼归后,杞菊荒荆。孤鸣。

舞鸥惯下,又渔歌、忽断晚烟生。

雪浪闲销钓石,冷枫频落江汀。长亭。

春恨何穷,目易尽、酒微醒。

怅断魂西子,凌波去杳,环佩无声。阴晴。

最无定处,被浮云、多翳镜华明。

向晓东风霁色,绿杨楼外山青。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六)饯赵山台

指罘罳晓月,动凉信、又催归。

正玉涨松波,花穿画舫,无限红衣。青丝。

傍桥浅系,问笛中、谁奏鹤南飞。

西子冰绡冷处,素娥宝镜圆时。清奇。

好借秋光,临水色、写瑶卮。

向醉中织就,天孙云锦,一杼新诗。依稀。

数声禁漏,又东华、尘染帽檐缁。

争似西风小队,便乘鲈脍秋肥。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龙吟(其五)寿尹梅津

望春楼外沧波,旧年照眼青铜镜。

炼成宝月,飞来天上,银河流影。

绀玉钩帘处,横犀尘、天香分鼎。

记殷云殿锁,裁花剪露,曲江畔、春风劲。槐省。

红尘昼静,午朝回、吟生晚兴。

春霖绣笔,莺边清晓,金狨旋整。

阆苑芝仙貌,生绡对、绿窗深景。

弄琼英数点,宫梅信早,占年光永。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