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

假日此登临,凄凉北望心。

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

黠虏投鞭想,将军誓楫吟。

所嗟人事异,天险古犹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假日里我来此登高眺望,心中充满凄凉,向北方望去。
边防的烽火台孤独地耸立,远方的障碍物消失在视线之外,塔影倒映在深深的江水中。
想起狡猾的敌人曾经挥鞭南侵,英勇的将军誓言以舟楫抗敌的场景历历在目。
令人叹息的是,人事变迁,但天然的险阻自古至今依然存在。

注释

假日:节日或闲暇时光。
凄凉:感到悲伤和寂寞。
北望:向北看。
戍烽:边防烽火。
孤障:孤立的防御工事。
杳:遥远,看不见。
塔影:塔的倒影。
一江深:江水深邃。
黠虏:狡猾的敌人。
投鞭:比喻敌人数量众多,如投掷马鞭般密集。
誓楫:发誓以舟楫抗敌,表示决心。
人事异:人事变迁,指世事变化。
天险:天然的险要之地。
古犹今:自古至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登临高处,对北方故土的凄凉之感和深切之思。首句"假日此登临,凄凉北望心"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的日子里登上高楼,心中充满对北方故土的凄凉情怀。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接下来的两句"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则具体描绘了边塞之景。"戍烽"指的是军事上用于传递信息的烽火台,这里用来形容边疆的荒凉和警觉;"孤障"可能是指边塞的城垣,"杳"则表明其孤独与遥远。而"塔影一江深"则是一幅边塞之景的画面,塔影投射在江中,显示出边疆之地的宁静而又深邃。

第三句"黠虏投鞭想"中的"黠虏"通常用来形容辽远民族或是外族,"投鞭"则有放下武器的含义,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边塞之地曾经的战乱与和平的转变。而"将军誓楫吟"则是说将领在船头发誓,表明对抗敌、保家卫国的决心。

最后两句"所嗟人事异,天险古犹今"则是一个总结。"所嗟"表示叹息,"人事异"指的是人间世事的无常与变迁;而"天险古犹今"则是说边塞之地的险峻自古至今未变,这里的"天险"可能指的是自然环境,也可能是比喻边疆的战略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北方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边塞之地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5)

张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晏用赵谊父访云心韵以寄

看春知几度,玄发故应非。

世事真犹梦,人生瘦胜肥。

竹边随意入,梅下得诗归。

缅想羊何友,湖山乐所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朱柿

慈恩分种远,骈实渥如丹。

垂野华星大,然云火树寒。

蟹螯徵有忌,狌血讶难抟。

七绝虽堪赏,无劳把核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西湖清明

芳天新霁惠风和,软绿平堤凝不波。

桃李无言看客惯,楼台如画占山多。

游裾匝路填车马,翠榜开筵斗绮罗。

寂寂寒烟生水面,白鸥柰此月明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何山

山因人得姓,人去佛来居。

邻有天章墓,碑无玉局书。

幽蹊通古郭,荒涧入春畬。

客子吟须冷,高峰夕照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