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涧上先生故居

先民隐迹付寒烟,策杖相过一怆然。

谷鸟飞鸣竹林外,山花开落草堂前。

凿坏而遁名难晦,采蕨为粮世共贤。

一曲山泉上沙出,何人溉灌种瓜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古代隐士故居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首句“先民隐迹付寒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隐士的踪迹仿佛被烟雾所覆盖,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接着,“策杖相过一怆然”表达了诗人探访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易逝、人事已非的感慨。

“谷鸟飞鸣竹林外,山花开落草堂前”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谷中的鸟儿自由飞翔,竹林外传来它们欢快的鸣叫;山花在不经意间开放又凋零,草堂前的景色随着季节更迭而变化,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时间的流转。

“凿坏而遁名难晦,采蕨为粮世共贤”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隐士虽然选择远离尘嚣,遁入山林,但其名声并未因此而消失,反而因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和高尚品德而受到世人的敬仰。这两句不仅赞美了隐士的品质,也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一曲山泉上沙出,何人溉灌种瓜田”以山泉流淌和沙粒随水流而出的景象结束全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再次赞颂,也暗含着对隐士生活方式的隐喻——如同山泉般清澈、自然,不求世俗的繁华,只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故居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士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

岑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泉关

绝域龙泉限,横关鸟道开。

塞云昏客路,虎气伏山隈。

风土犹三晋,人烟自五台。

当年频设险,因忆出群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画

溪口有亭,岩边有屋。不见人归,空留云宿。

形式: 四言诗 押[屋]韵

访山中禅友

晓爱山气清,晚爱山烟苍。

日夕常在山,遂与山相忘。

相忘忽相忆,忆我山中客。

松扉轻叩声,或恐惊栖翼。

形式: 古风

西斋小葺初成西涧露湑两先生见过赠诗次韵

锱庐不厌如蜗小,喜是轩窗两面开。

种竹叶沾新雨露,移松根带旧莓苔。

偏多白发携筇过,尽放青山入座来。

点检阶除忙未了,幽花野草按时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