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陵礼毕归宿野寺次陈西潭韵

归途奔走尽如狂,我亦从朝至夕阳。

敝榻梦寒人欲蛰,空山夜久月生香。

衣冠半是重来客,车马不知何处郎。

独羡野僧无个事,晨敲石炭煮龙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归途奔走尽如狂,我亦从朝至夕阳。”开篇即以奔忙的归途景象,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急切与疲惫,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忙碌与奔波。从清晨到傍晚,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漫长,构成了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

颔联“敝榻梦寒人欲蛰,空山夜久月生香。”转而描绘夜晚的静谧与美好。在简陋的榻上,诗人仿佛进入了冬日的寒梦,预示着即将进入休息的状态,如同动物冬眠前的准备。空旷的山中,夜色深沉,月亮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也是诗人内心宁静与超脱的象征。

颈联“衣冠半是重来客,车马不知何处郎。”通过观察周围的人与物,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衣冠楚楚的“重来客”与不知去向的“郎”,可能暗喻了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炎凉,也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淡然态度。

尾联“独羡野僧无个事,晨敲石炭煮龙章。”诗人羡慕那些无忧无虑的野僧,他们生活简单,没有世俗的烦恼。早晨,他们或许会敲击石炭,煮茶或煮食,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自然的诗意与禅意。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某种逃避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109)

王云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德华杭州游西湖

把酒同登山外楼,海天风雨净初收。

彤霞晚接芙蓉水,娇鸟春随歌舞舟。

鱼蟹行边皆可买,园亭到处不嗔游。

东南胜地西湖景,暂得逍遥一遣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大同城楼次威宁伯韵

水落阴山万里秋,题诗我独后登楼。

天连瀚海云常惨,风起龙沙客自愁。

报主不妨先士卒,防边奚必晋公侯。

书生开口征夫笑,塞草苍苍紫涧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太医院使仲惟馨致仕

长安卧病只斯须,苦忆丘园或谓迂。

烟月又看归北老,云霄还自有双雏。

晓来车马谁能却,春尽风花我亦酤。

天下疮痍待公手,不须踪迹遍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喜雪和吴逊之韵

木杪风声乍报严,已从云罅落疏檐。

真成月色夜当户,误喜杨花春扑帘。

客馁要逢贤令起,民贫亟向有秋占。

吟喉不惯烹羔味,一嚼清寒去手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