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喜雨

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

江声入夜惊围屋,秋色明朝定满城。

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

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清新景象与人们的喜悦之情。首联“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雨水洗涤万物后,瓦片上滴落的雨珠声声入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随后的好风如同清澈的水流般拂面而来,给人以清凉之感。颔联“江声入夜惊围屋,秋色明朝定满城”则通过江水的声音在夜晚传入屋内,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明天的秋色将覆盖整个城市,充满了季节变换的诗意。

颈联“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表达了对丰收和官员廉洁的赞美。郊外的农民们共同感受到雨水带来的充足收成,而城里的百姓则热烈讨论着官员的清明公正,这种社会和谐的氛围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尾联“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则是诗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场喜雨的感激之情。作为“野人”,诗人选择亲自汲取新鲜泉水,烹煮茶饮,以此来庆祝这场及时雨,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公正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饷白岩先生适吴宗伯宁庵寄阳羡茶亦至白岩烹以饮客命余赋诗

谏议印封阳羡茗,卫公驿送惠山泉。

百年佳话人兼胜,一笑风檐手自煎。

閒兴未誇禅榻畔,月明还到酒樽前。

品尝只合王公贵,惭愧清风被玉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失解东归口占

七试无成只自怜,东归还逐下江船。

向来罪业无人识,虚占时名二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初归检理停云馆有感

京尘两月暗征衫,此日停云一解颜。

道路何如故乡好,琴书能待主人还。

已过壮岁悲华发,敢负明时问碧山。

百事不营惟美睡,黄花时节雨班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九日子畏北庄小集

野蔓藤梢竹束篱,城闉曲处有茆茨。

主人萧散同元亮,胜日登临继牧之。

踏雨不嫌莎径滑,抚时终恨菊花迟。

欲酬良会须沉醉,况有霜螯送酒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