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忌日

风木凋零已过时,一经犹得备人师。

闻丝欲下刘鬷泣,执卷方知孟母慈。

秋雨秀连中野蔚,夕阳光起北园葵。

无穷明发千年慨,岂独杯棬忌日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母亲忌日时所作,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风木凋零已过时,一经犹得备人师”,以“风木凋零”象征岁月流逝,母亲已逝,但自己仍能通过学习,成为他人之师,表达出对母亲教诲的感激与传承的决心。

颔联“闻丝欲下刘鬷泣,执卷方知孟母慈”,引用了两个典故:刘鬷闻琴声而泣,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哀思;孟母三迁,孟子读书时,孟母为了给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母亲的慈爱与智慧对自己的影响。

颈联“秋雨秀连中野蔚,夕阳光起北园葵”,描绘了一幅秋天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母亲生命虽逝,但其精神如同葵花般永远向阳,给予后代温暖与光明的寓意。

尾联“无穷明发千年慨,岂独杯棬忌日思”,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不时想起母亲,这种思念之情如同杯中的水,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母亲的存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母亲的怀念,也有对教育与母爱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自章邱回至德州则程工部逝巳三日矣

高秋立马鲍山旁,旅雁初飞木叶黄。

十载故人泉下别,交情多愧郅君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有叹

少小事苟卿,佔毕更寒暑。

慨然青云志,一旦从羁旅。

西游到咸阳,上书寤英主。

门庭正翕集,车骑来千数。

复有金石辞,粲烂垂千古。

如何壮士怀,但慕仓中鼠。

家世二千石,结发常自修。

譬如寡妇心,本慕共姜俦。

不幸污盗贼,遂忘淫佚羞。

念彼巨先语,抚心悼迁流。

如登千仞冈,失足竟不收。

勉哉坚自持,无遗朋友忧。

形式: 古风

哭归高士

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

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

悲深宗社墟,勇画澄清计。

不获骋良图,斯人竟云逝。

峻节冠吾侪,危言惊世俗。

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

生耽一壶酒,没无半间屋。

惟存孤竹心,庶比黔娄躅。

太仆经铿铿,三吴推学者。

安贫称待诏,清风播林野。

及君复多材,儒流嗣弓冶。

已矣文献亡,萧条玉山下。

郦生虽酒狂,亦能下齐军。

发愤吐忠义,下笔驱风云。

平生慕鲁连,一矢解世纷。

碧鸡竟长鸣,悲哉君不闻。

形式: 古风

广昌道中二首(其一)

匹马去燕南,易京大如砺。

五㢠春雪深,涞上孤城闭。

行行入飞狐,夕驾靡遑税。

融冰见晛流,老树陵寒霁。

啄鹊驯不惊,卧犬安无吠。

问客何方来,幽都近如沸。

出车日辚辚,戈矛接江裔。

此地幸无兵,山田随树艺。

且偷须臾閒,未敢谋卒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