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凤山高氏以榴实荐酒

湾洄绿处得鸡声,俯槛山宜柳外明。

京洛涨尘衣半黑,邯郸炊黍梦曾惊。

榴皮就为翁题好,竹叶能邀我兴成。

办此一廛归老计,弄孙相对说春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湖湾绿意中听到鸡鸣,低头望去,山色在柳树之外显得更加明亮。
在京都洛阳,尘土飞扬,衣裳都被染成了半黑,我在邯郸做着炊黍的美梦时也曾被惊醒。
石榴皮上题写着诗句,邀请我一同欣赏,竹叶也似乎能激发我的兴致。
有了这样的田园居所,我计划在这里养老,与孙子们一起谈论春天的农事。

注释

湾洄:弯曲的水道。
柳外:柳树之外,形容远处的景色。
涨尘:尘土飞扬。
炊黍:做饭,这里指梦境中的情景。
题好:题写好的诗句。
邀:邀请。
办此:计划这样做。
弄孙:逗弄孙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开篇“湾洄绿处得鸡声,俯槛山宜柳外明”两句,通过对早晨鸡鸣声和窗外翠柳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清新与生机。

接着,“京洛涨尘衣半黑,邯郸炊黍梦曾惊”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衣半黑”暗示了长时间不归的旅途劳顿,而“梦曾惊”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

然而,随后“榴皮就为翁题好,竹叶能邀我兴成”两句,又转换了情绪,通过对榴实和竹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喜悦。

最后,“办此一廛归老计,弄孙相对说春耕”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规划。这里的“办此一廛”可能指的是准备一个安稳的居所,而“弄孙相对说春耕”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子女和农业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构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田园诗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过红城子

阔港旁边狭港横,大桥侧畔小桥平。

吠人黄耳穿篱走,唤子青裾出户迎。

寒日树枯山得势,顺风樯稳浪无声。

自知吟写红城景,不让丹青笔作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冷泉

未喜亭阴坐,先贪树畔行。

溪浑因雨瀑,岩近得风清。

一饭幽人福,三杯太古情。

尚须冰月挂,来放雪涛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

四面围疏竹,中间著小台。

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

拂拭莓苔石,招携码碯杯。

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过临安海会寺东长桥有怀苏文忠公

竦踊峰环碧玉城,乱蝉争送夕阳明。

飞桥预快登山足,坏塔遥增吊古情。

陈迹几年惊梦幻,清文随处振英茎。

胡床等到三更看,閒过桐乡或驾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