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秋夜不寐,书寄修梅

黯黯秋灯,潇潇秋雨,漠漠秋风。

远远秋砧,微微秋露,切切秋虫。离情秋日偏浓。

更无限、秋声助侬。秋水湖边,秋云天外,何处秋鸿。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凄美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夜特有的景象与情感。首句“黯黯秋灯,潇潇秋雨,漠漠秋风”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沉寂而略显萧瑟的秋夜之中,秋灯微弱,秋雨绵绵,秋风拂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接着,“远远秋砧,微微秋露,切切秋虫”几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秋砧声声,仿佛是远方传来的思念之音;秋露点点,如同滴滴离别的眼泪;秋虫鸣叫,增添了几分夜晚的生机与哀怨。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声响,与诗人内心的离情别绪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秋夜显得更加深情而复杂。

“离情秋日偏浓”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秋日的离情最为浓郁。在这样的季节里,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人的情感,都似乎被赋予了更深的层次和更丰富的内涵。接下来,“更无限、秋声助侬”,更是强调了秋夜中各种声音对诗人情绪的催化作用,使得这份离情更加难以言表。

最后,“秋水湖边,秋云天外,何处秋鸿”三句,将视角拉远,从局部的秋夜景象转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秋水悠悠,秋云飘渺,而秋鸿则在遥远的天际翱翔。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铺垫,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秋夜场景,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深深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西湖夜泛

半篙凉露湿,渔灯隐隐,垂杨袅袅。

明月随人,放棹绿波蓬岛。

缆解鱼鸥破梦,更几点、疏星斜照。舒怀抱。

云阶月地,任吾歌啸。

远山不隔冰壶,弄画桨中流,烟波渺渺。

洗尽胸禁,月到夜阑倍皎。

万籁无声寂寂,把一派、繁华净扫。浑忘晓。

犹向汀州环绕。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喝火令.园中小坐,简抱珠妹

梅熟愔愔雨,花飞飒飒风。一般杨柳绿阴中。

少个伊人笑语,寂寞好帘栊。

幽谷兰香远,新簧翠影浓。金钱卜得喜相逢。

不信今朝,不信路千重。

不信花前灯下,不信不思侬。

形式: 词牌: 喝火令

金缕曲.怀徐杏文寄妹

重把阳关奏。叹河梁、一枝摇落。忍歌折柳。

明日依然分两地,此后可禁消瘦。

思往事、那堪回首。

欲问天涯羁旅客,见离人、如此伤心否。

毫欲染,泪沾袖。红尘扰扰参能透。

最消魂、三宵小聚,匆匆分手。

惆怅空江烟水阔,浑似当年别后。

惟愿取、长教厮守。

差喜相逢时不远,记西湖、早桂飘香候。

离别恨,浓于酒。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南乡子.秋宵玩月,寄怀修梅

花影认朦胧。碧汉苕苕玉露浓。

新雁数行云影渡,匆匆。书此芸笺寄远衷。

罗袖怯金风。万籁无声独听蛩。

小立廊前窥月色,溶溶。照尽闲愁总是空。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