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汝纶还云间

不逐明时隐者流,观光又到帝王州。

匣中三尺冯驩剑,马上千金季子裘。

呼酒长安歌夜月,乘潮白下放归舟。

相思后日知何处,吴地云山是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送张汝纶还云间》由明代诗人童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与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不逐明时隐者流,观光又到帝王州”,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展现诗人与友人的不同选择:自己不随波逐流,隐居避世;而友人则在繁华的帝都观光,展现了两种人生观的鲜明对比。这里“明时”暗含盛世之意,“隐者流”指隐居之人,“帝王州”则指繁华的都市,通过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与友人性格和追求的不同。

颔联“匣中三尺冯驩剑,马上千金季子裘”,进一步描绘友人的形象。冯驩剑和季子裘分别象征着勇武和慷慨,暗示友人不仅外表光鲜,更有侠义之风。冯驩剑出自《史记·冯谖客孟尝君》,季子裘则源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都是古代侠士的象征物,以此来赞美友人的风采。

颈联“呼酒长安歌夜月,乘潮白下放归舟”,描绘了友人在帝都长安欢宴畅饮、月下高歌的场景,以及后来乘船离开的情景。长安作为古都,象征着繁华与文化,而月下饮酒则增添了浪漫与诗意。友人离开时,乘潮而下的画面,既表现了离别的不舍,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相思后日知何处,吴地云山是旧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友人离去之后,未来的日子将如何度过?诗人将思念寄托于友人曾经游玩过的吴地云山,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形象的刻画和离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巧妙运用典故,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与人文气息。

收录诗词(561)

童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对月

吟倚高楼思爽然,蟾光飞上一轮圆。

九霄清露漙金镜,万顷澄波泛白莲。

云母屏开秋似练,水晶帘捲夜如年。

何因得步林皋下,唤起坡仙共泛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人还闽

鸥波新绿涨苔矶,有客都门赋式微。

洛下布衣谁复荐,闽南山色又思归。

江城雪后逢梅少,野馆春深见雁稀。

回首凤皇台下路,夕阳新柳正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江湖胜览卷

云台烟阁总浮名,自分江湖老此生。

木客峰前题句去,竹王祠下放歌行。

月临僧寺寒钟远,水落渔梁夜火明。

几度酒酣双耳热,扣弦高咏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蜀中送项斯诚同年回京

白发慈亲七十馀,不知消息近何如。

老来赖我供汤药,别后凭谁奉板舆。

旅馆夜长频有梦,故乡路远久无书。

君归正向门前过,为报平安莫倚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