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仪凤山作

物灵不自显,凤兮在山楸。

文章日益著,律吕音相求。

山川何岧峣,摇落关河秋。

征雁度空碧,乌鸟集林丘。

仲尼久已往,郊薮谁能留。

行看太平日,君臣协成周。

瑞世当一见,孤鸣扬九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仪凤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先,“物灵不自显,凤兮在山楸。”以“凤”象征高洁之士,隐喻人才虽有才华却不易显露,如同凤凰藏于深山之中。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接着,“文章日益著,律吕音相求。”文章的名声逐渐显著,如同音乐中的律吕相互呼应,暗示了知识与艺术的交流与共鸣,以及个人成就与社会认可的关系。

“山川何岧峣,摇落关河秋。”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与季节的更迭,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变迁。

“征雁度空碧,乌鸟集林丘。”通过雁与乌鸟的动态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含了对远方与归宿的思考。

“仲尼久已往,郊薮谁能留。”引用孔子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与对当今人才的呼唤,体现了对道德与智慧传承的重视。

“行看太平日,君臣协成周。”展望未来,期待国家繁荣安定,君臣和谐共治,预示着理想社会的到来。

最后,“瑞世当一见,孤鸣扬九州。”强调在盛世中,杰出人物的出现如同凤凰展翅,其声音能够传遍四方,寓意着人才的涌现将带来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未来愿景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元代文人诗风的典型体现。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葺旧庐作

先人昔处世,行义如鲁黔。

衰年当薄俗,历此忧患深。

敝庐隔风雨,高歌忘古今。

蔬食乐晨夕,得殽良盍簪。

床头置周易,牖下莓苔侵。

临云析疑义,言论众所钦。

皇天不少假,悲风起长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柯敬仲博士幽兰

阳和遍岩谷,猗兰发初芳。

幽姿不自媚,随风忽飘香。

宁辞雨露恩,感此岁月长。

愿随郎官握,得上中书堂。

不惭山泽姿,高贵比金张。

灵芝在宣室,岂独怀沅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唐明皇幸骊山图

骊山西北高,万乘东南至。

霓旌苍翠中,阁道丹青里。

忆昔上林游,春寒多并辔。

羯鼓召花奴,黄门催力士。

霓裳曲未终,惊动渔阳骑。

形式: 排律

和龚子敬先生游春韵

烹茶热旨酒,坐石得嘉宾。

好鸟时鸣昼,幽花不放春。

山遗今古事,诗著往来人。

楚地龚夫子,诸生数问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