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好约法师归江南

杯度度一身,法度度万民。

为报江南三二日,这回应见雪中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酒杯度量着我短暂的一生,佛法普度着众多的百姓。
为了报答江南的两三日恩情,这次回去应会见到雪中的人影。

注释

杯度度:以酒为伴,度过时光。
一身:一生,指自己的生命。
法度:佛教教义,此处指普度众生的佛法。
万民:所有的百姓。
为报:为了回报,报答。
江南三二日:江南的短暂相聚或美好的时光。
这回:这一次。
应见:应该会见到。
雪中人:在雪中的人,可能指的是故人或者期待遇见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法师返回江南之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法师之间的情谊。首句“杯度度一身”,以酒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法师洁净无染的品行;“法度度万民”则点明法师布道教化之广泛影响。中间两句“为报江南三二日,这回应见雪中人”中,“三二日”可能指的是农历三月二日,诗人在这个特定时节送别,通过对时间的具体提及增添了仪式感和纪念性。最后一句“这回应见雪中人”,则描绘了一幅法师行走于白雪皑皑之中的图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寓意着诗人对法师此次归去的不舍与期待重逢。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情感丰富,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把握了送别时的情境与心境,体现了诗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友人归隐山林的理解与支持。

收录诗词(106)

卢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 生卒年:约795-835

相关古诗词

送尉迟羽之归宣州

君归呼,君归兴不孤。

谢朓澄江今夜月,也应忆著此山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哭玉碑子

山有洞左颊,拾得玉碑子。

其长一周尺,其阔一药匕。

颜色九秋天,棱角四面起。

轻敲吐寒流,清悲动神鬼。

稽首置手中,只似一片水。

至文反无文,上帝应有以。

予疑仙石灵,愿以仙人比。

心期香汤洗,归送箓堂里。

颇奈穷相驴,行动如跛鳖。

十里五里行,百蹶复千蹶。

颜子不少夭,玉碑中路折。

横文寻龟兆,直理任瓦裂。

劈竹不可合,破环永离别。

向人如有情,似痛滴无血。

勘斗平地上,罅坼多齧缺。

百见百伤心,不堪再提挈。

怪哉坚贞姿,忽脆不坚固。

矧曰人间人,安能保常度。

敢问生物成,败为有真素。

为禀灵异气,不得受秽污。

驴罪真不厚,驴生亦错误。

更将前前行,复恐山神怒。

白云蓊闭岭,高松吟古墓。

置此忍其伤,驱驴下山路。

形式: 古风

夏夜闻蚯蚓吟

夏夜雨欲作,傍砌蚯蚓吟。

念尔无筋骨,也应天地心。

汝无亲朋累,汝无名利侵。

孤韵似有说,哀怨何其深。

泛泛轻薄子,旦夕还讴吟。

肝胆异汝辈,热血徒相侵。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寄男抱孙

别来三得书,书道违离久。

书处甚粗杀,且喜见汝手。

殷十七又报,汝文颇新有。

别来才经年,囊盎未合斗。

当是汝母贤,日夕加训诱。

尚书当毕功,礼记速须剖。

喽啰儿读书,何异摧枯朽。

寻义低作声,便可养年寿。

莫学村学生,粗气强叫吼。

下学偷功夫,新宅锄䔧莠。

乘凉劝奴婢,园里耨葱韭。

远篱编榆棘,近眼栽桃柳。

引水灌竹中,蒲池种莲藕。

捞漉蛙䗫脚,莫遣生科斗。

竹林吾最惜,新笋好看守。

万箨苞龙儿,攒迸溢林薮。

吾眼恨不见,心肠痛如搊。

宅钱都未还,债利日日厚。

箨龙正称冤,莫杀入汝口。

丁宁嘱托汝,汝活箨龙不。

殷十七老儒,是汝父师友。

传读有疑误,辄告咨问取。

两手莫破拳,一吻莫饮酒。

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

小时无大伤,习性防已后。

顽发苦恼人,汝母必不受。

任汝恼弟妹,任汝恼姨舅。

姨舅非吾亲,弟妹多老丑。

莫恼添丁郎,泪子作面垢。

莫引添丁郎,赫赤日里走。

添丁郎小小,别吾来久久。

脯脯不得吃,兄兄莫撚搜。

他日吾归来,家人若弹糺。

一百放一下,打汝九十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