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所思

九秋凉风肃,千里月华开。

圆光随露湛,碎影逐波来。

似霜明玉砌,如镜写珠胎。

晚色依关近,边声杂吹哀。

离居分照耀,怨绪共裴徊。

自绕南飞羽,空忝北堂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秋天的凉风吹过,千里之地月光洒满。
明亮的月光映照在露水上,破碎的光影在波纹中荡漾。
月光如霜,照亮了洁白的玉石台阶,像镜子般映射出珍珠般的光芒。
夜晚的景色靠近边关,边塞的笛声和号角声交织着哀愁。
离别后,月光分别照耀两地,思念之情如同徘徊的哀怨。
我独自围绕着南飞的鸟儿,空有才华却无法陪伴在北方的亲人身边。

注释

九秋:秋季。
肃:清凉。
千里:广阔的地域。
月华:月光。
湛:清澈。
逐波:随着波纹。
玉砌:玉石台阶。
珠胎:比喻月亮的光辉。
晚色:夜色。
依关:靠近边关。
哀:哀伤。
离居:分离居住。
怨绪:悲伤的情绪。
裴徊:徘徊。
南飞羽:南飞的鸟。
空忝:徒然。
北堂才:北方亲人的才子/才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月景,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寂寞和思念之情。开篇“九秋凉风肃,千里月华开”,通过对秋夜凉风和明亮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辽阔的氛围。

接着,“圆光随露湛,碎影逐波来”则是从视觉和动态两方面刻画了月光在水面上的变化,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皎洁的月光如何被微小的水珠所折射,又如何在轻柔的波纹中摇曳不定。

“似霜明玉砌,如镜写珠胎”两句,通过将月光比喻为霜上的冰晶和镜中的珠光,以此表达了月光之美好,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清澈与纯净。

然而,“晚色依关近,边声杂吹哀”一句,却突然带入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感,晚风中的边塞之声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哀伤,这是对前文美好月景的一个反调。

“离居分照耀,怨绪共裴徊”则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生的怨恨和思念之情。月亮虽然美丽,却也只能成为他与远方所爱之人的共同目光,这份隔绝让心中的不舍和哀愁更加深重。

最后,“自绕南飞羽,空忝北堂才”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和自我安慰。面对自己的处境,他只能选择逃避,用“南飞羽”的意象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渴望,同时又有着对既往才华的怀念与自责。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面对离别时所产生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129)

骆宾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 生卒年:约619—约687年

相关古诗词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故乡眇千里,离忧积万端。

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

富钩徒有想,贫铗为谁弹。

柳秋风叶脆,荷晓露文团。

晚金丛岸菊,馀佩下幽兰。

伐木伤心易,维桑归去难。

独有孤明月,时照客庭寒。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旅思眇难裁,冲飙恨易哀。

旷望洛川晚,飘飖瑞雪来。

积彩明书幌,流韵绕琴台。

色夺迎仙羽,花避犯霜梅。

谢庭赏方逸,袁扉掩未开。

高人傥有访,兴尽讵须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棹歌行

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

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

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

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蓬莱镇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舠。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形式: 排律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