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大资张公挽诗二首(其二)

塞垒烽初息,留都倚重臣。

奸骄阴夺气,政化本如春。

待得中兴旦,宁论独病身。

空馀门下士,悲恨不胜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为参政大资张公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对“塞垒烽初息,留都倚重臣”的描绘,展现了张公在国家危难之际,作为重臣的重要作用。接着,“奸骄阴夺气,政化本如春”两句,既赞扬了张公的政治智慧和清明的政绩,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最后,“待得中兴旦,宁论独病身。空馀门下士,悲恨不胜陈”表达了对张公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身后留下的一群忠诚之士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缅怀,也有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其一)

声名三纪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

笃行岂惟今代少,摛辞仍向古人求。

独嗟宣室催归晚,不料漳滨卧病留。

慷慨严尤三策在,暮年谁识子心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其二)

同舍西雍四十春,乱离君我两身存。

宁惟交道全金石,罕见人间此弟昆。

雅志泽民终莫遂,微言忧国岂堪论。

鸬鹚渡口千峰合,悽断西风泪睫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方司业挽诗一首

三纪飞腾近要津,声名磊落动朝绅。

当时荐士韩安国,早岁谈经井大春。

芸省并游今几在,螭坳立处梦曾真。

蹒跚西望门生老,悽断云山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莫奉议挽诗一首

五斗难堪志愿违,斜川宁与宿心期。

自持雪柏霜松操,直到鸡皮鹤发时。

身世几番惊惧梦,功名一局半残棋。

高风独与齐山并,他日行人口是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