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勉强行之,道其殆庶。
苟憎鬷蔑之貌恶,而废一言于堂下。
则所谓唯之与阿,不能以寸而相去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的作品,他以"忠恕"为核心理念,表达了个人追求和道德教诲。"中心为忠,如心为恕"直接阐述了忠与恕这两种儒家伦理的核心,即忠诚如内心,宽容如待人。"勉强行之,道其殆庶"强调了即使在困难中也要坚持践行,这样才能接近道德的正途。
接下来,诗人通过"苟憎鬷蔑之貌恶,而废一言于堂下"的例子,批评了只看外表而忽视内在品质的行为,指出"唯之与阿"(阿谀奉承与唯唯诺诺)之间的细微差别可能因一言而变得微不足道。最后,"九万里风斯下矣"借用自然景象,寓意高尚品德如同风行万里,深入人心,"写衰容命之赞"则是对王牒正则接受并实践忠恕之道的赞美,认为他的形象如同衰落中的佳作,值得赞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言,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忠恕之道的重要性和实践中的挑战,具有深刻的道德启示。
不详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龙章凤姿,挥斥八极。天心月胁,照映万物。
孟子之气,庄周之文。瞻之在前,尚有典型。
信厚为质,温恭其仪。视此标的,盛哉本支。
经传白马,寺假金牛。祖意西来,江水东流。
于我何有,色见音求。千帆任过,长对沙洲。
蟠木离奇,病鹤摧颓。以若形骸,而卜襟怀。
无才无能,不竞不猜。十目所视,人焉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