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层崖高百尺,亭即层崖下。
飞泉若环佩,万缕当檐泻。
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
亭前树肤剥,为系行人马。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间亭子,环境清新,气候凉爽。层崖高耸,亭子座落其下,飞泉环绕,如同玉佩般悦耳。万丝泉水从檐下滴落,形成一幅自然界的画卷。在这个地方,可以坐下来摆脱炎热的烦扰,聆听清晨或夜晚的泉声,心旷神怡。
亭前树木被剥去树皮,显示出当地居民为了行人和马匹而做出的准备。这种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一种关怀民生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层次分明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清幽生活的向往。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临高台,望故乡。地千里,天一方。极目外,空茫茫。
孤云飞,不我将。安得羽翼西南翔。
石田硗硗地力燥,谁种双柏已高大。
长材夭矫堪巨栋,老顶萦纡若层盖。
雪下孔翠寒不起,风中笙簧清可爱。
菟丝幸好求女萝,莫倚纤柔欲无赖。
汉江之北涯,轩宇颇高爽。
西南正空阔,时此托遐想。
谁家有竹石,更可悦新赏。
待学袁悯孙,乘兴欲直往。
数日山林间,嵬眼复倾耳。
烦襟一以换,飘若方外士。
今朝出谷口,已觉俗虑起。
可惜身上衣,斑班遂尘滓。
回首林下游,何年赤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