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名为《问诗图为徐编修师题》。全诗以探讨诗歌艺术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感悟。
诗中首先提到“举念惝恍忽有得”,表达了灵感的瞬间涌现,但又难以把握的微妙感受。接着,诗人通过“此境犹梦善于幻”、“左扪右索声神希”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探索诗歌意境的过程,充满了神秘与玄妙。
“因知作者各情性,感不可遏乃有辞”则强调了诗人情感与个性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情感无法抑制时自然流露的诗句。接下来,“叩其根始极幽穆,诠以言语翻支离”则揭示了深入挖掘诗歌内涵的难度,以及语言表达的复杂性。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杜甫(少陵)与李白(太白),以及他们对诗歌的贡献,同时也提出了对后世诗人如何超越前人的思考。通过“力延命脉有夫子,元珠心握尘手挥”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传承与创新的重视。
进一步地,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园林中剪烛夜谈、校阅诗卷的情景,以及通过音乐与自然界的声响来激发灵感的尝试。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诗歌中可能存在的慷慨激昂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历史名篇如《离骚》与《史记》的致敬。
最后,诗人反思了诗歌创作与社会习俗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情感如何通过诗歌得以表达。他希望从作品中获得启示,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最终以蘸满墨水的笔触,将花影投射在砚台上,象征着对诗歌艺术的深深敬仰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对传统与创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