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用姜白石体

鸥话夜寒,雁惊秋瘦,催成愁色如许。

魂从沙尾断,泪趁潮头住。荒湾旧横笛处。

漫惊起、冷枫红舞。

吴棹莼香,楚衣荷脆,飘泊甚情绪。年时小桃吹雨。

记残筝水阁,同剪灯语。酒边身世断,寸烛消磨去。

烟堤立马重呼渡。有谁念、空江行旅。凭记取。

还须钓珊瑚海树。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鸥鸟夜寒和秋雁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与落寞。"魂从沙尾断,泪趁潮头住",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词人魂魄飘零、泪水随潮汐而止的悲凉情境。

"荒湾旧横笛处"勾起了词人的回忆,昔日的欢乐与现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冷枫红舞"则寓言了生活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接下来,词人借"吴棹莼香,楚衣荷脆"描绘出江南水乡的景色,进一步强化了漂泊无依的情感。

"年时小桃吹雨",回忆起往昔在雨中赏花的温馨时光,而今只剩"酒边身世断,寸烛消磨去"的孤独与无奈。"烟堤立马重呼渡",词人在烟雾弥漫的江堤上驻足,遥望远方,呼唤着渡船,流露出对归宿的渴望。

最后,词人以"空江行旅"的形象自比,表达出深深的孤独感,并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珊瑚海树下再次找到心灵的寄托,"凭记取。还须钓珊瑚海树",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体来看,易顺鼎的这首《玲珑四犯》以姜白石的风格,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愁倚阑令

红阑外,锦鸳鸯。一行行。认取湘湾三百曲,是回肠。

软波曾照啼妆。知他住、第几横塘。

只恐江干黄竹子,又成箱。

形式:

扬州慢

宝瑟弹冰,琼壶敲月,人天一例悲秋。

记江南载酒,似小杜扬州。

有前度冷莺犹说,挥金意气,惜玉风流。恨悠悠。

便逐歌云,飞上秦楼。横塘暮雨,算而今听到孤舟。

漫写怨琵琶,小怜无恙,重见湾头。

谁信东园梦醒,花间蝶、不解春愁。

乞坤灵、鸳谱璇宫,双证兰修。

形式: 押[尤]韵

惜黄花慢

雁影亭皋。正低篷短烛,听雨枫桥。

瑶琴弹碎,珠珰望杳,湘天锁恨,一碧迢迢。

璇宫不递西风信,写秋意、偷付蘋梢。傍虹腰。

冷鸳拥被,错认兰桡。谁怜卖药文箫。

记仙城路远,桂简曾招。

主家楼苑,霞荒月老,愁边笛语,误堕银霄。

泪花洒遍芳沟叶,怨红字、犹恋寒涛。想云翘。

眉山青到丽谯。

形式:

凤凰台上忆吹箫

镜里鸾孤,箫边凤老,情天几度秋风。

换摩登小劫,绮障才空。

酒醒碧桃花下,春何处、蝶梦无踪。

都灰尽、铜槃烛泪,一寸啼虹。

筝篷十年听雨,漫减了苕姿,歇了兰悰。

把聪明忏到,玉锁鹦笼。

拟倩鹅笙吹恨,凄清意、说与璇宫。

琴心冷、湘云夜愁,江上孤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