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补天故事与砚台制作的传说。首句“女娲鍊馀五色石”引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典故,暗示端砚的来历不凡。接下来,“藏在端溪成紫霞”描述了端砚经过精心制作,犹如紫霞般美丽珍贵。
诗人接着写到“天遣六丁神琢砚”,将砚台的诞生赋予神秘色彩,仿佛是天神所赐。砚台在梦中一夜之间生出花样的故事,寓意其灵性与艺术价值。“品题犹是宣和刻”则提及砚台曾被宣和年间的人士镌刻,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文具今归陆敏家”点出砚台如今的主人,暗示了传承与归属。最后两句“未觉曲江居士老,尚能记事墨涂鸦”以曲江居士自比,表达即使岁月流转,自己仍能通过书法记录生活点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砚台为载体,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雅趣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