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除夕之夜的温馨家庭场景与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满城箫鼓沸春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除夕之夜全城欢庆的热闹景象,仿佛整个城市都被节日的喜庆气氛所包围。接下来,“欹枕挑灯自冁然”一句,诗人通过个人的动作——倚着枕头,挑亮灯火,独自微笑,透露出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这种情感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内省与宁静之美。
“儿女试衣争问夜,妻孥庀食竞更年。”这两句描绘了家庭成员间温馨互动的场景。孩子们试穿新衣,兴奋地询问夜晚的安排;妻子和家人忙着准备年夜饭,忙碌而充满期待。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两园花竹存诗料,六载渔樵足酒钱。”诗人提到自己拥有两个花园和竹林,不仅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诗料”),也意味着他有足够的资源享受渔樵生活,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不是野人知节候,偶随流俗乐林泉。”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并非真正的隐士,而是偶尔随从世俗,乐于在山林之间寻找乐趣。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又不失其对社会生活的融入,展现出一种超脱而又不失人间烟火气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温暖、自然美景以及简单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