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驼行

橐驼生一女,不肯与之乳。

羌儿谓橐驼,恩薄乃如许。

女亦肉为鞍,女亦力如虎。

重能驮帐房,可眠我妻女。

屈足受重载,万斛如鸿羽。

中国奇畜稀,肿背人争取。

牝牡不用分,独峰亦爱汝。

泉脉每能知,跑地水如缕。

青海热风来,先鸣报行旅。

粪烟直上时,望似狼烟举。

有时亦人立,两脚相支拒。

夏至虽退毛,封牛谁敢侮。

橐驼且自欢,听我兜离语。

我鼓大琵琶,一曲为而舞。

橐驼知音声,湩流复如雨。

饱饫橐驼儿,蹄峰免刀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橐驼行》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橐驼这一奇特动物的形象和生活习性。

首先,诗中描述了橐驼生下了一只小女驼,却不愿哺乳它,引出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探讨。接着,诗人通过“女亦肉为鞍,女亦力如虎”这两句,赞美了小驼的强壮与力量,能够承载重物,甚至可以供人休息,体现了其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进一步,诗人以“屈足受重载,万斛如鸿羽”形容橐驼负重的能力,形象地展示了其非凡的承载力,如同轻盈的鸿雁背负重物一般轻松自如。接着,诗人提到橐驼在中国稀有,但因其独特的生理结构,被人们争相获取,不分公母,对独峰的橐驼更是喜爱有加。

在对橐驼的生活习性的描绘中,诗人提到了橐驼对水源的敏感性,“泉脉每能知,跑地水如缕”,展现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面对青海的热风,橐驼能提前鸣叫,为行旅之人报信,显示出它们的智慧。粪烟直上时,远看如同狼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橐驼粪便的特征。

最后,诗人以“有时亦人立,两脚相支拒”描绘了橐驼站立的姿态,展现出它们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夏至时节,橐驼虽然会脱毛,但其珍贵的皮毛让其他动物不敢轻易侵犯。诗人以“橐驼且自欢,听我兜离语”表达对橐驼的喜爱之情,并以鼓大琵琶、为橐驼而舞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动物的尊重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橐驼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生物特性,也蕴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古鼎篇为邓丈作

君子有宝鼎,神光出重渊。

先王与先公,手泽所盘旋。

得自少昊墟,鲁侯世相传。

地不爱重器,以君能奉先。

亨可享上帝,岂惟祖祢贤。

木火命已凝,腹中有纯乾。

神灵所凭依,洋洋在豆笾。

摩挲阴阳文,隐若蛟龙缠。

皇天鉴仁孝,馨香贻万年。

耳目咸聪明,金玉贯无偏。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阳春令

达人志济物,而不卑一邑。

春州古瘴乡,膏泽乃先及。

王孙学道姿,手尝圭璋执。

赋诗多土风,声教有篇什。

美刺何温柔,如春无不入。

讼庭无人时,群山相拱揖。

为养若寒泉,人人得自汲。

空桐有岩穴,风云互嘘噏。

阴为石乳凝,阳作天柱立。

我昔攀诸峰,猿狖颇相习。

图经撰未成,幽怪多捃拾。

君于簿书馀,新志已在笈。

声色虽可娱,神明期厚集。

交广有春秋,乘时更补缉。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夜上漓江作

水落滩更高,我船苦难上。

舟子声凄酸,榜歌不能唱。

天寒白雾深,川路迷苍莽。

山月忽西东,愁人苦相向。

霜气一冬乾,水声半夜长。

衣食分熊罴,无金士难养。

久戍尽黧黑,绝地无盐酱。

所历州县多,牛酒有谁饷。

微闻沙中语,军穷生怨望。

形式: 古风

送梁药亭北上

南为天之阳,其人多文明。

精神得日月,变怪成文章。

朱火所沐浴,一一含珠光。

蔽亏牂牁海,照曜祝融宫。

朱明一洞穴,阴与衡岳通。

祝融亦水帝,来治临扶桑。

文章作司命,吾党所大宗。

炎德在辞华,明明烛四方。

云汉同昭回,朱鸟分光芒。

始自洪武初,五星会文昌。

海隅作邹鲁,白沙应其祥。

弟子王佐才,冠以梁文康。

不草威武诏,以臣名君王。

秦藩却请地,正直持天纲。

忠谟动武庙,相业高始兴。

兰汀乃族孙,扬葩继后行。

艺林尊正朔,风雅何铿锵。

其笔女珊瑚,其墨黄金珰。

写用鲛人绡,薰以鹤顶香。

奇丽掩中原,郁为日南英。

与师泰泉公,大小皆凤凰。

君今同一本,峨峨南海梁。

明月出琼蚌,朝霞吐神龙。

丹山无凡羽,桂林多奇芳。

六经乃神器,羽翼不敢忘。

逝将嗣先美,令名流玉堂。

努力就计偕,上书惊公卿。

同里霍与伦,亦可相翱翔。

伊予为隐夫,未能垂素功。

研精在神化,徒欲参羲皇。

著述虽满籯,不如君秕糠。

及早得志归,求我乎混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