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观新刻范文正碑

日角曈曈上蔡阳,有星飞去避馀光。

东西怵迫谢新进,南北逍遥乐故乡。

载刻庙碑求琰琬,一新祠宇照沧浪。

使君著意敦风俗,更作高堂榜卒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朝阳初升照耀蔡阳地,有一颗星闪烁避开余晖。
在朝廷东奔西走应对新人,南北游历却更爱故乡。
雕刻庙碑寻找美玉般的贤才,焕然一新祠堂映照沧浪河。
太守用心推进风土人情,再建高堂为文章结尾增辉。

注释

日角:明亮的太阳角,形容朝阳。
曈曈:明亮的样子。
上蔡阳:地名,蔡阳地区。
星:比喻杰出人才。
东西:朝廷中的东进西出,指官场活动。
怵迫:紧张应付。
谢新进:对新晋官员的谦逊。
故乡:指诗人的情感归属。
载刻:雕刻。
庙碑:庙宇中的碑文,用来纪念或表彰。
琰琬:美玉,比喻优秀的人才。
沧浪:河流名,这里可能象征清澈的名声。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敦风俗:倡导良好的风俗习惯。
榜卒章:文章结尾,这里指为地方文化写下新篇章。

鉴赏

诗人以精炼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日角曈曈上蔡阳",诗意开篇,便已展现了一个明丽的早晨景象,太阳逐渐升起,其光芒穿透云层,映照在蔡阳城上,一派生机。

接着"有星飞去避馀光",在这明亮的背景下,还有一颗星辰迅速隐退,以躲避太阳的强光。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寓含着诗人对光与暗、盛与衰的哲理思考。

"东西怵迫谢新进,南北逍遥乐故乡"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空间位置的感受。东西方向的紧迫与压迫,与南北方向的自由和悠然,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体验,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喜悦与不安。

"载刻庙碑求琰琬,一新祠宇照沧浪"中,"载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而"庙碑"则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诗人寻求的是那份经得起时光考验的真挚与美好。而"一新祠宇照沧浪",则是在赞美新的宗庙建筑,它如同沧浪中之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最后两句"使君著意敦风俗,更作高堂榜卒章",诗人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注重民风民俗,使之得到提升。而"更作高堂榜卒章",则是在期待有更多的文学佳作问世,就像是在高台上悬挂着美好的文章,以激励后来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还透露出他对社会、文化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雨止读陶诗有感

涓涓泉溜木欣欣,便觉居闲思不群。

快睹朝霞开宿雾,少休时雨霭停云。

无弦琴上宫商足,有酒篇中醉醒分。

谁是知音谁可酌,置琴罢酒对炉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雨后告春亭饭客亭下荷花皆为酿家入曲久雨颓垣方议栽竹代之

半夜檐声挟北风,平明贺雨走诸翁。

山人起向水亭坐,野膳不求行帐丰。

曲糵有香莲不死,藩篱无阙竹成功。

闲中自有闲生理,促办牛衣戴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雨后登城上亭

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

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愿丐少休之。

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

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雨晴吴李过园中

联璧来吾隐,交欢只贺晴。

酌泉心不易,指李话平生。

万木翠光合,一池春水平。

更询消遣法,元自不容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