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除夜感怀》之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思乡之情。
"岁律已云尽,思家日日深。"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节气更替,但诗人对家的思念却日益加深。在古代,每逢年末岁首,人们往往会有归家团聚的愿望,而诗人的这种情感显得尤为迫切。
"二年为客恨,千里倚门心。" 诗人表达了自己漂泊他乡两年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远方家的思念之深。在这里,“倚门”不仅是身体的靠近,更有心理的依恋。
"节物罗樽俎,儿童学语音。" 这两句通过节庆中的物品和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祝福语音,描绘出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团聚图景,这与诗人目前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 "眩然如在目,恍惚梦难寻。" 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记忆虽然历历在目,但就像一场梦境一样,美好而又遥不可及。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诗人思乡情感的表达,同时也展示了古人对于家庭、亲情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