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其四)

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郸庭。

丝竹妙一世,纤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

中曲若无人,含意已独明。

知音难再遇,红妆日夜零。

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邯郸庭院中出生的十五岁少女,她擅长丝竹,手指轻盈,技艺高超。她的音乐既有清商的余韵,又充满慷慨激昂的新声。在演奏的过程中,似乎能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即使在曲子的中间部分,也仿佛能洞察到她的心意。然而,知音难觅,她的美丽与才华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她的音乐如同飘荡的浮云,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无法忽视其震撼人心的力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少女音乐才华的卓越以及命运的无奈,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古意(其五)

英英天上云,不照浊水泥。

新婚日以亲,贱妾日以携。

繁声出皓齿,妙舞生春姿。

缟綦难为容,弃如秋草萎。

念当羽翼乖,依依即路岐。

良人无古欢,妾自中心知。

形式: 古风

古意(其六)

中天起双阙,浮云出两宫。

驰道挺其间,甲第罗西东。

胡姬正当垆,邀客过新丰。

朱唇含绿酒,纤爪扣青铜。

堕髻似无意,绍绕一何工。

眄睐正愁人,流纨动春风。

双双羽林郎,翩翩五色骢。

挟瑟上高楼,调丝方未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古意(其七)

胡鹰一何劲,北风一何高。

朔方士马地,斗酒命同袍。

穷冬蹙四野,大猎出临洮。

荡石响深谷,烈火走平皋。

边声中夜起,杀气常萧萧。

积阴生战场,白日惨不消。

草枯牛羊瘦,雪盛狐鼠骄。

引领望交河,层冰正迢迢。

形式: 古风

咏古(其一)

帝作大唐歌,八伯奏卿云。

钟石兴麓野,人声一以论。

日月发光华,烂然星具陈。

沈璧十二渚,岱宗乃于禋。

是时辟四门,穆穆咸所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