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霖雨诗》,由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张载所作。诗中描绘了连续十天半月的阴雨天气,雨势之大,使得世界一片昏暗不明。诗人借景抒情,以霖雨喻人生之困厄,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愁绪。
“霏雨馀旬朔,濛昧日夜坠。” 首句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使得天空昏暗,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笼罩,难以分辨昼夜。这种景象象征着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何以解愁怀,置酒招亲类。” 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如何才能排解心中的愁绪?他选择了通过饮酒聚会的方式来寻求解脱,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分享这份愁苦,试图在欢聚中暂时忘却烦恼。
“啾啾丝竹作,伶人奏奇秘。” 在聚会中,音乐响起,丝竹之声交织,伶人们演奏着奇特而神秘的曲调。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它能够触动人心,激发共鸣,为诗人提供了一种情感宣泄的途径。
“悲歌结流风,逸响回秋气。”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述悲歌的旋律,以及这歌声在秋日中回荡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悲歌不仅表达了内心的哀愁,也如同秋风一般,将这份愁绪扩散开来,影响着周围的一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层层推进,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