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高陵自可眺,况复更层楼。

峨峨众山翠,活活寒溪流。

新篁未扫箨,缘险已脩脩。

曲道出林杪,飞宇跨城头。

春馀众芳歇,子结累蔓抽。

庭空野鼠窜,日暝啼禽留。

谁知郡府趣,适有林壑幽。

主人易吾土,惟袭是瀛洲。

伊我去闾井,尔来三十秋。

昔望白云下,今从轻轩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登高陵即可远眺,更何况还有多层楼台。
众多山峦苍翠巍峨,清冷溪流潺潺流淌。
新生的竹笋还未清理,沿着险峻已长得很茂盛。
弯曲的小路通向树梢,飞檐的建筑越过城头。
春天过后百花凋零,你结出果实藤蔓蔓延。
庭院空旷野鼠乱窜,天色渐暗鸟儿悲鸣。
谁能理解郡府的意趣,只因这里有幽深的山林。
主人轻易地换了土地,只继承了这如瀛洲般的美景。
我离开家乡已多年,你来到这里已三十年。
昔日遥望白云之下,今日乘轻便马车游览。

注释

陵:陵墓,高地。
眺:远望。
复:再,又。
层楼:多层楼房。
峨峨:形容山势高大。
翠:青翠。
活活:形容水流声。
寒溪:清凉溪流。
新篁:新生的竹子。
箨:竹笋壳。
缘险:沿着险峻。
曲道:弯曲的道路。
林杪:树梢。
飞宇:凌空的屋檐。
城头:城墙顶部。
春馀:春天过后。
芳歇:花儿凋谢。
子结:指果实结出。
累蔓:缠绕的藤蔓。
庭空:庭院空荡。
窜:乱跑。
暝:傍晚。
啼禽:啼叫的鸟儿。
郡府:郡守官署。
幽:幽深。
袭:继承。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去:离开。
闾井:乡里,家乡。
昔望:过去遥望。
轻轩:轻便的马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夏时节,诗人陪同知府学士登高远眺的情景。首联"高陵自可眺,况复更层楼"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愉悦心情,暗示了叠嶂楼的地理位置和视野开阔。接下来的四句"峨峨众山翠,活活寒溪流。新篁未扫箨,缘险已脩脩"细致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山峦叠翠,溪水潺潺,新竹生机勃勃。

"曲道出林杪,飞宇跨城头"进一步展现道路蜿蜒,楼阁凌空的壮观景象。随着季节变化,"春馀众芳歇,子结累蔓抽"反映出春意渐消,植物生长的动态画面。后半部分转向对环境的感慨,"庭空野鼠窜,日暝啼禽留"寓言世事变迁,人事如过客。

最后,诗人抒发对主人的敬仰和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谁知郡府趣,适有林壑幽。主人易吾土,惟袭是瀛洲。伊我去闾井,尔来三十秋。昔望白云下,今从轻轩游。"表达了对知府的赞赏,感叹时光荏苒,自己与叠嶂楼的缘分深厚,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今日轻松游览的喜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早夏登楼的意境和对人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有睹十一月七日

来恨我马迟,去恨我马疾。

马蹄尘作云,已隔粲然质。

时时顾且遥,乱绪如有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朱武太博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昔我阳夏公,尝兹同郡治。

政馀作东园,草木尚有意。

岂不务安养,斯民歌乐易。

是时有贤才,乡举堪皇器。

今方居冢庐,试质当时事。

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坠。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杂兴(其一)

苦楝树,青鹁鸪。啄盐土,鸣呜呜。

老鸦衔茶子,争噪落岭隅。

不觉茶满山,渔利入江湖。

盐由鹁鸪起,茶由老鸦趋。

诱以触禁网,二鸟谁与诛。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杂兴

主人有十客,共食一鼎珍。

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

虽云九客沮,未足一客嗔。

古有弑君者,羊羹为不均。

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