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偕鹤清姊游香山兰若

苍翠耸层峦。苔磴跻攀。重来梵刹访香山。

三径白云秋色冷,岩桂香残。幽壑水潺潺。

六月犹寒。缤纷花雨散旃檀。

一杵晚钟斜日里,落叶声乾。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描绘了作者与鹤清姊一同游览香山兰若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香山的自然风光和佛教氛围。

首先,“苍翠耸层峦。苔磴跻攀。”开篇即以“苍翠”形容山峦的青葱茂盛,而“苔磴”则暗示了山路的蜿蜒曲折,需要攀登才能到达。这句不仅描绘了登山的过程,也预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探索的乐趣。

接着,“重来梵刹访香山。”“梵刹”指的是寺庙,这里指香山上的佛寺。作者再次造访,可见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一句表达了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和敬仰。

“三径白云秋色冷,岩桂香残。”“三径”是隐士居住处的代称,此处借指香山的幽静之处。秋天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而“岩桂香残”则描绘了桂花凋谢后留下的淡淡香气,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幽壑水潺潺。六月犹寒。”“幽壑”指的是深谷,潺潺流水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山谷中依然保持着凉爽,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

最后,“缤纷花雨散旃檀。一杵晚钟斜日里,落叶声乾。”“花雨”在这里比喻花瓣随风飘落,与旃檀(佛像)相映成趣,增添了宗教的庄严感。晚钟的响起,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宁静和谐。而“落叶声乾”则以声音的消失,象征着一天的结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香山的自然美景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以及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内心感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信仰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

凌祉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钗头凤

春光杳。春怀悄。一场春事阑珊了。絮飞尽。花飞尽。

咒骂东风,这般薄幸。忍。啼鹃老。啼莺少。

绿阴满地馀芳草。恨相引。愁相引。

日暮凭栏,香销酒醒。怎。

形式: 词牌: 撷芳词

风蝶令.秋宵独坐撷芳轩有作

旧梦怜钗凤,寒声数箭虬。经旬小别动新愁。

怕听琼箫飞响、上南楼。蜡泪烧银烛,香心熨玉篝。

瘦腰扶病不胜秋。独倚画屏无睡、待牵牛。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念奴娇.题茶梦庵词稿

琴心欲语。向花间、奏出闲情无数。

舞榭歌楼游历处,莫笑词仙吟苦。

旧迹青邱,新声白石,订就金荃谱。

酒杯跌宕,鬓丝休叹迟暮。

曾羡韵事流传,双鬟画壁,唱遍旗亭路。

一笛东风吹梦醒,不是寻常箫鼓。

侧帽狂怀,题琼俊笔,都把红腔度。

江南春暖,客愁堆满烟浦。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浣溪沙

柳絮飘零满径飞。荼蘼落尽雪霏霏。

一年花事又将离。

坐树啼莺窥镜槛,衔泥飞燕蹙帘衣。

无人庭院绿阴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