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

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在斯。

有瑕宁自掩,匪石幸君知。

雕琢嗟成器,缁磷志不移。

饰樽光宴赏,入佩奉威仪。

象德曾留记,如虹窃可奇。

终希逢善价,还得桂林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我怀揣美玉将去何处寻觅,优秀的工匠就在此地。
即使有瑕疵我也不会隐瞒,希望你像对待宝石一样了解我。
虽然被雕琢成器,我的心志始终不变。
这装饰酒杯以供宴享,佩戴在身以显威严。
我的品德如同象牙般留下痕迹,就像彩虹般独特。
我期待着遇见识货之人,能让我如桂林之枝般得到珍视。

注释

抱玉:怀揣美玉。
适:寻找。
良工:优秀的工匠。
斯:这里。
瑕:瑕疵。
匪石:不像石头那样隐藏。
雕琢:雕刻。
志不移:心志坚定。
饰樽:装饰酒杯。
威仪:威严的仪态。
象德:品德如象牙。
如虹:独特如彩虹。
善价:识货之人。
桂林枝:比喻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鉴赏

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在斯。这两句开篇提问,将这块美玉交给哪位巧匠打磨最为合适,而“良工”正是指技艺高超的工匠。诗人通过这种设问,既展现了对玉石的珍视,也彰显了对工匠技艺的肯定。

有瑕宁自掩,匪石幸君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玉中瑕疵的容忍态度,即便是有瑕疵也不掩饰,因为不是凡石,所以希望他人能够理解这份宽容。这里“匪石”一词,既指非普通石材,也暗示了诗人的高标准和独到的眼光。

雕琢嗟成器,缁磷志不移。这两句描绘了玉工雕琢的过程,“嗟”字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同时“缁磷志不移”则显示了诗人对于打造美器的坚定信念和执着态度。

饰樽光宴赏,入佩奉威仪。这里写的是玉器雕琢成后,被用来装饰酒樽,其光泽映照,使得宴席上的佳肴更加诱人,这也正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入佩”则意味着这块美玉不仅用于装饰,更承担了某种象征性的意义,为主人增添了一份威仪。

象德曾留记,像虹窃可奇。这两句通过“象德”和“如虹”,将美玉比喻为具有道德象征和稀有奇迹的存在。诗人通过这种比较,不仅赞美了玉器的珍贵,也表达了对其所承载文化内涵的敬仰。

终希逢善价,还得桂林枝。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愿望,希望这块美玉能够最终遇到真正懂得它价值的人,而“还得桂林枝”则象征着成功和荣誉的达成,桂树在中国文化中常与贵族或贤才联系,枝头盛开代表着高贵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美玉的描绘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技艺、品味、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

南巨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星回节游避风台与清平官赋

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

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

自我居震旦,翊卫类夔契。

伊昔颈皇运,艰难仰忠烈。

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

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

形式: 古风

赠副戎

翱翔曾在玉京天,堕落江南路几千。

从事不须轻县宰,满身犹带御炉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题玉壶赠元柳二子

来从一叶舟中来,去向百花桥上去。

若到人间扣玉壶,鸳鸯自解分明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