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自述(其一)

多见拟寒山,不然拟拾得。

冲天各有志,拟彼复何益。

居山山色翠,临水水声长。

风华与雪月,时处自歌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拟寒山自述(其一)》由宋代僧人释咸静所作,通过对比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志向与生活态度的思考。

首句“多见拟寒山,不然拟拾得”,开篇即以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为参照,表明诗人内心追求的不仅仅是模仿他们的生活或思想,而是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与表达。接着,“冲天各有志,拟彼复何益”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盲目地模仿他人并无实际意义,重要的是找到并坚持自己的道路。

“居山山色翠,临水水声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寻求心灵寄托与和谐生活的愿望。

“风华与雪月,时处自歌扬”则以自然界的风、花、雪、月为喻,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快乐与满足,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丰富与自由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述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0)

释咸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寒山自述(其二)

颇忆未参禅,教中听十年。

昼夜数他宝,何曾得半钱。

发志出行脚,遍求无病药。

及至休歇时,依旧没鞋著。

形式: 古风

拟寒山自述(其三)

行时唯信脚,到处便为家。

午饭随粗细,三衣乱掩遮。

空名耳里水,微利眼中砂。一觉黄昏睡,金鸟出■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拟寒山自述(其四)

目述自高吟,自高非倨傲。

高怀肯随动,幽鸟徒轻噪。

无水定无源,有烟必有灶。

天堂并地狱,自作还自报。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拟寒山自述(其五)

近见一般人,堂堂似佛祖。

入室求知识,为明生死事。

问汝莫是贼,当时面如土。

语言勿生嗔,只个是生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