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拟寒山自述(其五)》由宋代僧人释咸静所作,以寒山子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生死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诗中通过一系列的问答,展现了对世俗观念的质疑与对内心真我的探索。
首句“近见一般人,堂堂似佛祖。”描绘了社会上人们普遍追求外在的庄严与神圣,仿佛都成了佛祖一般。接着,“入室求知识,为明生死事。”指出人们进入知识的殿堂,寻求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本质。
“问汝莫是贼,当时面如土。”这一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质疑那些看似追求真理的人是否真的纯净无邪,还是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动机或秘密,他们的表情在面对真相时显得惶恐不安。
最后,“语言勿生嗔,只个是生死。”告诫人们在交流时不应因观点不同而产生愤怒,因为这一切都是关于生死的探讨,是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这句话强调了对生死问题的平和态度,以及在讨论中保持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寒山子的视角,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自我反省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