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行简

西来有客解归装,先说东台白首郎。

颜貌宛如周柱史,须眉皆是汉冯唐。

百年未觉强弓满,新历还添漏箭长。

欲寄平安恐烦报,桃花川里漾舟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有一位从西方来的客人卸下行囊,首先提起东台的白发老者。
他的容貌像周朝的柱石重臣,胡须眉毛都显出汉代冯唐的威严风采。
他活了一百多年,仍感觉精力旺盛如强弓满弦,新的一年里,岁月流逝,时光更显得漫长。
他想托人带去平安的消息,却又担心麻烦了报信的人,因为自己正忙于桃花溪上的舟行之中。

注释

西来:从西方来。
客:客人。
解归装:卸下行囊。
东台:地名,可能指某位住在东台的老人。
白首郎:白发老者。
颜貌:容貌。
宛如:如同。
周柱史:周朝的柱石重臣,比喻德高望重之人。
须眉:胡须眉毛。
皆是:都是。
汉冯唐:汉代的冯唐,以刚直闻名。
百年:一百多年。
未觉:未感到。
强弓满:强弓拉满的状态,比喻精力旺盛。
新历:新的一年。
添漏箭长:时间过得更快,如漏箭般迅速。
欲寄:想要寄送。
平安:平安的消息。
恐烦:担心麻烦。
报:报信。
桃花川: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着宁静美好的地方。
漾舟忙:在舟上忙碌,形容舟行繁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来的客人,他的装束显示出一种西域归来的特点。开篇便提到“东台白首郎”,意指这位客人的头发已经斑白,象征着年龄的增长和旅途的劳顿。紧接着,“颜貌宛如周柱史”则是形容他的面容憔悴,与古代著名的丞相周公旦有几分神似,这里的“宛如”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崇敬。而“须眉皆是汉冯唐”则把客人的胡须与历史上以文采著称的冯唐进行比较,形容其飘逸不羁。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写道:“百年未觉强弓满,新历还添漏箭长。”这里通过对比古代英雄和现在客人的状态,表达了时间流逝与英雄迟暮的感慨。尽管过去百年的岁月里,弓箭依旧雄壮如初,但新的时代又为这些曾经的辉煌增添了些许缺陷。

最后两句“欲寄平安恐烦报,桃花川里漾舟忙”则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关切之情。诗人想通过这首诗传递一份平安的问候,但又担心这份关怀会给客人带来麻烦。同时,背景中的“桃花川里漾舟忙”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勃、忙碌而祥和的景象,这也许是诗人希望传递的另一种平静与美好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客人的形貌、气质以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朱仰之

年齐甲子性同宜,相见论文更不疑。

小约同行先具酒,且推独步放君棋。

庭前雁鹭能堪否,堂下龟鱼暂付谁。

好向蓝田报消息,多栽松竹待哦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朱德茂

生涯非富亦非贫,恰好容君放旷身。

种竹种松须傍水,有花有酒不求人。

功名梦幻吾无与,豁达襟怀德有邻。

半醉捋须天地窄,玲珑峰顶看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何子楚

冬馀春晚未收书,一棹相过两日馀。

久拟从容来语旧,岂期盟约未寻初。

风随双鹿樵中隐,人似三闾泽畔居。

樱笋厨烟茶焙火,从来心事不相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张文彦

扫叶林间一梦回,别来秋物已惊催。

书通意外殷勤语,诗寄闲中气味来。

花木成阴如结幄,庭除自转不蠲埃。

俱生北地俱流落,谁得杨枝送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